202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XX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202x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执法监管,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行“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借助智慧执法平台,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精准捕捉违法线索。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及时、规范、无遗漏地上报行政处罚信息和行政许可信息,全年共公示行政处罚X起,行政许可X项,确保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信用监管,督促企业整改。安排专人定期梳理信用受损企业名单,提前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函,详细告知修复流程和所需材料。同时,对重点企业信用修复进行现场核查,督促企业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将全市X家企业实行“红黄绿”分类管理。对绿码企业无事不扰、有事速到;对黄码企业帮扶指导、及时提醒;对红码企业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加大执法检查频次。通过这一机制,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监管效率,该项机制改革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二等奖、全市一等奖。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环保浓厚氛围
一是把握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六五环 ……略…… 目、X个规划矿区和X个产业园区进行了“三线一单”分析比对,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限由法定的X个工作日压缩至X个工作日(报告书)、X个工作日(报告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民生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实行优先审批,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组织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培训、环保技术咨询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解决实际困难。
(五)直面督察问题,全力推进整改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督察整改。坚持现场督导、定期调度、督办提醒等制度,一体推进中省环保督察、黄河警示片、黄河干流涉煤企业排查等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督察反馈的X项问题完成X项,第二轮省级督察反馈的X项问题完成X项,其余问题按时序推进。成立督察整改工作专班,定期深入现场督导检查,对整改缓慢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二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依法监管、帮扶指导,互相支持、实现共赢”的执法监管理念,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比武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全年累计举办执法培训X期,培训执法人员X人次。强化案卷审查,确保执法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处罚适当。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X多人次,立案X起,罚款X多万元,查封扣押X起,限产停产X起,移送公安机关X起、拘留X人。通过严格执法,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
202x年,市生态环境局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待加强等。
二、2025年工作部署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督察整改,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科学合理制定第三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方案,对各类督察检查反馈的问题一抓到底,整改到位。聚焦黄河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充分用好“三线一单”分区_成果,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能。继续深挖减排潜力,确保“十四五”四项主要污染物和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推进环境应急指挥和监测中心项目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反应迅速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为建设美丽X、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大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力度,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开展VOCs源头替代,推进化工、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治理效率。加强工业炉窑和锅炉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二是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与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占比。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_,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尾气检测。三是严格面源污染_。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强化建筑施工、道路清扫、物料堆放等环节的扬尘_措施,严格落实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推广使用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加强餐饮油烟排放监管。加强秸秆禁烧_,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巡查执法,严厉打击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四是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为公众提供健康防护建议。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差异化_,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善水源地保护区标识、隔离设施,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预警。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立标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二是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以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为目标,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推进流域内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削减污染物入河总量。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工程,改善小流域水环境质量。 三是强化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监管,督促企业落实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加强对化工、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四是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加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与维护,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确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优秀驻村干部发言稿
- 下一篇:个人任期考核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