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办学条件标准化提升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分析当前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标准化提升工作,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培训质量实现新突破。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各县区应急局分管领导、全市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刚才,区应急局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分别围绕培训机构监管和办学条件规范化建设作了汇报发言,讲得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从安全生产大局出发,认清培训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安全生产培训作为防范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其质量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我市为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达万家,涉及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万人,每年需参加安全培训的“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 ……略…… ,家机构缺少至少3项必备实操设备,这直接导致学员实操能力不足,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特种作业考核中,因设备不熟悉导致的操作失误占比达%。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培训质量的核心瓶颈。我市培训机构现有专职教师人,其中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资质的仅占%,低于全省X%的平均水平。部分教师长期脱离生产一线,对新工艺、新规范缺乏了解,如在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中,仍沿用几年前的教材内容,未及时更新“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新兴领域的知识。区在调研中发现,培训机构的名教师中,有人未参加过近三年的师资培训,其教授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率达X%。,兼职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多数机构依赖高校或企业专家临时授课,存在“课来师来、课走师走”的现象,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导致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仅为X分(满分10分)。
(三)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培训过程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部分机构在培训管理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培训大纲》要求安排课时,如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不少于学时,但家机构的实际授课时长仅学时,其中实操课时不足学时,占比X%。在学员管理上,考勤制度形同虚设,培训机构202x年某期培训班的签到记录显示,%的学员存在代签现象,实际到课率不足X%。培训档案管理也不规范,家机构的学员档案缺少培训考核记录、影像资料等关键材料,无法追溯培训过程。这种形式主义的培训不仅浪费了企业和学员的时间成本,还埋下了安全隐患,202x年我市某起事故调查显示,涉事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的人未接受过规范的安全培训,其中X%的培训记录存在造假情况。
三、坚持示范引领,全面落实培训机构标准化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对标先进标准,夯实硬件设施基础
各培训机构要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标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硬件升级。一是科学规划场地布局,参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建设标准》,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区、实操训练区、考务管理区等功能区域,确保总面积达标。区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动辖区家机构完成场地改造,其中机构将新增平方米实操场地,建成危险化学品、高处作业等个专业实训车间。二是配齐配强实操设备,重点配备符合最新工艺标准的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型电气焊模拟器、有限空间作业仿真系统等。据测算,机构投入万元升级设备后,学员实操考核通过率提升X个百分点,这说明设备更新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三是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在实操场地安装视频监控、通风除尘、消防应急等设备,确保培训环境安全可靠。市应急局将编制《培训机构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指南》,明确设备清单和技术参数,为各机构提供具体指导。
(二)强化师资建设,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提升师资水平是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机构与高校、大型企业合作,引进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专业人才,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培训机构专职教师中专业资质占比达到X%以上。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名一线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使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另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市应急局将每年组织期师资培训班,重点培训新法规、新工艺、新教学方法,确保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少于学时。同时,推行“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要求专职教师每年在企业一线实践不少于个月,如机构教师通过在化工厂实践,将最新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融入教学,使学员就业率提升%。,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学员满意度、培训合格率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对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实行淘汰机制。
(三)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培训全过程质量
要建立覆盖培训全链条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课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国家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确保理论课时与实操课时比例不低于X:1,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实操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X%。区推行“一课一评”制度,要求每节课后学员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评分,倒逼教师优化课程设计,目前该区培训机构的课程满意度已从%提升至X%。在学员管理上,推广使用人脸识别、指纹打卡等智能考勤系统,杜绝代签代学现象,机构应用智能考勤后,学员到课率从%提高到X%。在档案管理上,建立电子培训档案,完整记录学员信息、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数据,实现培训过程可追溯。市应急局将开发“安全生产培训监管平台”,对机构的培训计划、师资信息、学员数据等进行实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