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24 17:11:20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分析202x年度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情况,找准问题、剖析根源,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满意度实现新突破,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刚才,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工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提出的举措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充分把握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的重大意义

  (一)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是践行服务型建设的必然要求

  服务型的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而市场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满意度直接反映着服务的质量与效能。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得到 ……略……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5亿元。而市凭借优质的营商环境,成功吸引了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这充分说明,谁能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然选择,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命运。

  二、聚焦难点堵点,精准发力破解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难题

  (一)以政策落实为抓手,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政策宣传体系,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定期推送政策解读文章、视频;线下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产业园区、企业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202x年,全市计划开展政策宣讲活动不少于200场,覆盖企业超1万家。例如X区通过组建“政策服务专员”队伍,一对一为企业解读政策,202x年企业政策知晓率从70%提升至90%。二是优化政策兑现流程。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申请即可直接享受政策红利;对需申请的政策,精简申报材料和审批环节,将政策兑现时间压缩50%以上。X市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建立政策兑现平台,实现了惠企资金“一键申请、快速审批、及时拨付”,202x年累计兑现资金超10亿元,惠及企业5000余家。

  (二)以服务提质为重点,提升办事便利化水平

  一是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加快推进服务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202x年底前,全市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9%以上,全程网办率达到95%以上。X县通过整合部门数据资源,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优化线下服务体验。加强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同时,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服务,特别是针对重大项目,要组建专班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三)以要素保障为基础,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一是保障企业用地需求。建立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提前完成地块的区域评估、规划条件设置等工作,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202x年,全市计划推出“标准地”5000亩以上。区通过实施“标准地”改革,202x年已有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二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模式。202x年,力争全市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0%以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三、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成效

  (一)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将市场主体满意度纳入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权重不低于10%。考核指标涵盖政策落实、服务、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工作成效。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市场主体满意度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和部门,在资金安排、项目审批、评先树优方面予以倾斜;对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通报,限期整改。202x年,对满意度低于85分的县(市、区),扣减当年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的20%。

  (二)加强部门协同联动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各相关部门、县(市、区)参加,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问题。例如在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过程中,通过联席会议明确了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二是强化信息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