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XX区及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开发区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技能评价工作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X区相关部门和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到位,既有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下一步工作的思考,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技能人才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直接实践者,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效率。以我市为例,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1. ……略…… 才自主评价,就是抓住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必须将其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来抓。
二、准确把握当前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全市已构建起“市级统筹、县区落实、企业主体”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X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等项配套政策,明确评价范围、标准、流程等具体要求。各县区结合产业特点分类指导,如XX区针对石油装备产业制定“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业绩评审”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区围绕化工产业建立“安全技能+工艺操作+应急处置”评价指标体系,全市累计开发企业特色评价标准个,覆盖个职业(工种)。
1.评价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对企业评价过程实行全程跟踪,近三年全市企业自主评价合格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证后1年内岗位适配率达85%,较主导评价时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万达控股集团等X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示范企业,其评价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1.人才效应初步显现
全市通过企业自主评价培养的技能人才中,人获得“齐鲁首席技师”称号,人获得“X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称号,带动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为高端石化、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企业通过自主评价培养的技能人才团队,成功攻克项行业技术难题,使产品生产周期缩短天,年节约成本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深化
部分县区和企业对自主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自主评价的仅占X%,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参与度较低,行业企业自主评价覆盖率不足10%,与先进地市%的覆盖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1.评价标准有待优化
一些企业评价标准未能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在X次专项检查中发现,X家企业的评价试题中实操考核占比低于30%,与“实操占比不低于60%”的要求不符,导致评价出的部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岗位实际需求。
1.服务保障有待加强
县区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X区、开发区等已建立企业自主评价服务专班,但县、区尚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企业咨询响应不及时。全市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库仅有专家名,其中具备数字化技能、绿色制造等新兴领域背景的专家占比不足20%,难以满足企业多元化评价需求。
三、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_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多元协同的评价格局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牵头制定《X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x-2026年)》,明确到202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评价覆盖率达X%、高技能人才占比达X%的目标。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对开展自主评价的企业按评价人数给予每人元的补贴,对评为省级示范企业的给予万元奖励。
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将自主评价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评价-使用-激励”闭环机制。鼓励企业成立由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参照万达控股集团“红旗车间”“首席技师工作站”等做法,建设一批标准化评价场地,202x年底前全市力争建成X个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示范基地。
三是培育社会评价力量。支持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参与评价服务,2025年前培育家具备专业资质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建立“企业+院校+机构”协同评价模式,如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评价,将学历教育与技能评价相结合,已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名。
(二)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是动态调整评价目录。建立产业技能需求动态监测机制,每季度发布《X市重点产业技能人才需求目录》。202x年重点在高端石化、海上风电、智能装备等产业新增X个评价职业(工种),将“工业机器人运维”“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等新兴技能纳入评价范围。
二是优化评价内容与方式。推行“理论+实操+业绩+贡献”多维评价体系,其中实操考核占比不得低于60%,业绩评审权重不低于30%。X化工企业要借鉴“技师答辩”模式,对申报高级工以上等级的人员,增加“技术创新成果答辩”环节,重点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企业要每半年开展一次评价质量分析,形成《技能人才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度报告》,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市、县区人社部门要建立“企业评价档案库”,对连续两年评价合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