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28 10:42:1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期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协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旅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团、市妇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X县、X以及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指出了问题不足,更提出了下一步打算,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是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始终把未成年人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夏季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5年将其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和安全生产考核体系,投入专项资金累计超过8000万元,用于重点水域防护设施建设、宣传教育普及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未成年人溺水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给_带来了一定影响。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范围内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未成年人超过5.7万人,占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总数的45%以上,是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我省近三年平均每年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120余起,造成130余名未成年人死亡,其中夏季6-8月份发生的事故占全年总数的78%;就我市而言,近三年共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起,造成名未成年人不幸身亡,其中X县、X区发生的事故起数占全市总数的65%,X镇、X街道等沿水区域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是无数亲人的泪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警醒起来,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从现 ……略…… 项行动,对境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一水域一档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近三年来,累计排查各类水域处,发现安全隐患处,其中设置警示标志不规范的处,缺少防护设施的处,存在溺水风险的废弃坑塘处。针对排查出的隐患,我们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投入资金万元,为X处重点水域增设警示标志块、防护栏X米,安装监控设备X台,对X处废弃坑塘进行填埋或围挡处理。县创新推行“水域长制”,将全县X处重点水域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由村(社区)干部担任“水域长”,每周至少巡查2次,去年以来累计发现并制止未成年人野泳行为起,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三是“四个一”安全措施逐步落实。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全面推行防溺水“四个一”安全措施,即“一块警示牌、一根救生杆、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四个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处重点水域中,已有处完成“四个一”设施配置,配置率达92%。区在这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不仅为所有重点水域配齐了“四个一”设施,还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能用管用,去年夏天,街道一名未成年人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附近群众利用岸边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及时将其救起,避免了悲剧发生。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市共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X支,配备救生衣、冲锋舟等救援设备台(套),并在X个重点水域设立了应急救援点,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四是家校社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市教育局牵头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特别是在节假日和暑假期间,每周向家长发送防溺水提醒信息,去年暑假累计发送信息万条次。团、市妇联联合开展“爱心托管班”建设,在镇、街道等未成年人较多的区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服务中心,开设托管班X个,安排专人负责看管,为X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有效减少了未成年人私自外出游泳的情况。县还创新开展“敲门行动”,组织教师、村干部、志愿者在节假日期间,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_进行入户走访,提醒家长加强监管,去年以来累计走访户家庭,发现并纠正监管漏洞处。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虽然我们建立了“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和部门仍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有的县(市、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防溺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少、部署推进少;有的乡镇(街道)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防溺水是教育部门的事,主动担当作为不够;有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比如水利部门在水域排查时发现的隐患,没有及时通报给教育、应急等部门,导致整改效果打折扣。去年X县发生的一起溺水事故,就是因为乡镇没有及时将河流隐患排查情况告知当地学校,学校未能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最终导致学生在该区域游泳时发生意外。二是隐患排查整治还有死角。尽管我们开展了多次隐患排查,但部分区域仍存在“漏网之鱼”。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型池塘、灌溉沟渠,由于分布散、数量多,排查难度大,成为隐患整治的“盲区”。去年,X镇一名未成年人在村头的灌溉渠游泳时溺水身亡,事后调查发现,该沟渠此前未被纳入排查范围,既没有设置警示标志,也没有防护设施。同时,部分已排查出的隐患整改不彻底,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虽然设置了警示标志,但位置不明显、内容不规范,甚至出现标志损坏后长期无人更换的情况;有的地方安装的防护栏质量不达标,存在锈蚀、松动等问题,起不到真正的防护作用。三是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目前,我们的宣传教育多以“大水漫灌”为主,对不同_的针对性不强。比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我们的宣传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学校和村干部,未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大喇叭等贴近农村的载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宣传材料内容过于书面化,家长理解起来有难度。同时,宣传教育的时效性也不够,在节假日、暑假等关键节点,未能形成宣传高潮,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和家长思想上松懈。去年暑假期间,X区连续发生两起溺水事故,都是因为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宣传提醒还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四是“四个一”设施管理存在短板。虽然“四个一”设施配置率较高,但在管理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重配置、轻管理,设施损坏后无人维修更换,去年检查发现,全市有处水域的“四个一”设施存在不同程度损坏,其中救生杆缺失的处,救生圈老化的X处;有的地方虽然配备了设施,但位置设置不合理,比如将救生圈挂在离水边较远的树上,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取用;还有的群众不知道这些设施的用途,甚至出现人为破坏的情况,X县就曾发生过村民将救生圈取走自用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四个一”设施在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未能真正成为“救命设施”。五是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升。虽然我们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但基层救援力量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救援队,大多由村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缺乏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去年X镇发生溺水事故后,当地救援队虽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由于缺乏专业救援设备和技能,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最终导致两名未成年人不幸身亡。同时,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强,部分预案照搬上级模板,没有结合本地水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演练也多以“走过场”为主,没有真正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

  三、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针对当前我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决遏制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

  (一)压实各方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责任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县(市、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防溺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要建立健全“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社区)落实”的工作机制,将防溺水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事故多发的地区,要严肃追责问责。各乡镇(街道)要成立防溺水工作专班,由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X县、X区作为事故高发地区,要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溺水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0%以上。二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教育局要牵头做好学校防溺水教育,督促学校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市应急管理局要统筹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各地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四个一”设施管理;市水利局要负责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管理,督促产权单位落实防护措施;市公安局要加强对野外游泳行为的劝导和制止,依法处理危害水域安全的行为;市民政局要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帮扶措施;市文旅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