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4 09:37:21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近年来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明确协会成立后推动助残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助残服务体系,助力全市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雁华同志,省残联组成员、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校长郑伟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残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23个市直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全市助残志愿者代表、爱心企业代表、残疾人代表共320余人。刚才,市残联负责同志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X市助残志愿者协会的批复》,会议审议通过了《X市助残志愿者协会章程(草案)》《X市助残志愿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51名、监事3名,以及协会会长1名、副会长7名、秘书长1名,还为28家理事单位颁发了证书、授牌;X县残联、X区助残志愿服务队、X爱心企业代表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助残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举措,内容详实、思考深入、建议可行,我都同意,希望各县(市、区)、各相关单位、各理事单位和全体志愿者认真学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残志愿服务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任务,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城市文明进步、关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一)发展助残志愿服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

  _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_,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截至20 ……略…… 人“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工作定位,明确重点任务,把协会建设成为有影响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助残平台。

  (一)建强组织体系,夯实协会运行发展的坚实基础

  组织体系是协会开展工作的“四梁八柱”,必须从一开始就抓牢抓实,确保协会规范运行、高效运转。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要抓紧完善协会章程配套制度,制定《理事会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办法》《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等X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协会运行有章可循。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收支两条线”制度,对社会捐赠资金、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向理事会、监事会和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助残事业上,让捐赠者放心、让残疾群众满意。去年,市助残志愿者协会通过公开财务信息,吸引社会捐赠资金同比增长%,这充分说明透明的管理能赢得更多信任。

  2.健全基层服务网络

  要按照“市级统筹、县级覆盖、乡镇延伸、社区扎根”的思路,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助残志愿服务网络。在市级层面,依托协会建立全市助残志愿服务指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资源调配、项目策划;在各县(市、区),半年内完成协会分支机构建设,实现县级服务网络全覆盖;在乡镇(街道),依托残联服务站设立助残志愿服务站,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在村(社区),培育助残志愿服务小分队,吸纳社区员、热心居民、大学生等参与,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县级协会分支机构个、乡镇(街道)服务站个、村(社区)服务点X个,实现助残志愿服务城乡全覆盖,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要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协会理事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实行分类考核。对理事单位,重点考核资源投入、项目参与、服务成效等情况,每年评选“优秀助残理事单位”X家;对志愿服务团队,考核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群众评价等,每年评选“星级助残志愿服务团队”X支;对志愿者,实行“服务时长+服务质量”量化积分管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康复服务等,每年评选“优秀助残志愿者”X名、“最美助残志愿者”X名。通过考核评价,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各方面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二)整合爱心资源,拓宽助残志愿服务的覆盖领域

  要充分发挥协会的平台优势,整合、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围绕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多样化、专业化的助残服务。

  1.聚焦康复服务,助力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

  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础,要把康复服务作为重点,联合市卫健委、市残联、专业康复机构等,开展“康复进家庭”“辅助器具适配”等项目。计划每年为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评估,为名肢体残疾群众适配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为名听力残疾群众提供助听器验配和康复训练,为名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教育”融合服务。比如县开展的“光明行动”,联合眼科医院为名贫困视力残疾群众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这样的项目要在全市推广。同时,要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对残疾人康复情况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康复效果持续巩固。

  2.聚焦就业创业,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要联合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爱心企业等,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扶持等服务。每年计划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班期,培训内容涵盖电子商务、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个领域,培训残疾人人次;对接家爱心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个,帮助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设立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对残疾人创业项目给予最高万元的补贴,每年扶持个残疾人创业项目。去年,区通过协会对接,帮助名残疾人在X电子厂、食品公司等企业实现就业,月工资均在元以上,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要通过这些举措,让更多残疾人从“被动接受帮助”转变为“主动创造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

  3.聚焦生活照料,助力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要针对独居、空巢、重度残疾人等特殊_的生活照料需求,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日间照料”“临时托养”等服务。组织志愿者与名独居重度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每周至少上门服务次,帮助解决购物、就医、打扫卫生等问题;在各县(市、区)建设个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名残疾人提供餐饮、康复、娱乐等服务;建立临时托养机制,为有紧急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最长天的临时托养服务。同时,要关注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组织场“文化进残疾人家园”活动,开展读书分享、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助残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

  志愿者是助残志愿服务的主体,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服务质量。要把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打造一支过硬、业务熟练、充满爱心的专业助残志愿者队伍。

  1.做好志愿者招募储备

  要制定志愿者招募计划,通过市级媒体、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招募信息,重点吸纳医护人员、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鼓励机关干部、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积极参与。计划每年招募新志愿者人,其中专业人才占比不低于%,到2025年底,全市助残志愿者总数达到X万人,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队伍。同时,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对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服务意向、服务时长等进行登记管理,实现精准匹配服务需求。

  2.加强志愿者培训教育

  要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对新招募的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助残服务礼仪、残疾人心理特点、基础服务技能等,确保志愿者掌握基本服务能力;对有专业需求的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比如康复护理培训、手语培训、法律援助培训等,每年开展专项培训班期,培训专业志愿者人次;对志愿者骨干,开展管理能力培训,提升组织协调、项目策划、应急处置等能力,每年培训骨干志愿者X人次。同时,要定期组织志愿者交流活动,邀请优秀志愿者分享经验,组织到先进地区学考察,不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做好志愿者激励保障

  要关心关爱志愿者,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所有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服务装备;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除了积分兑换服务外,对服务时长较长、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评优评先、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设立“助残志愿者关爱基金”,对遇到困难的志愿者给予帮扶救助。同时,要加大对优秀志愿者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讲好志愿者的故事,让志愿者感受到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更多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