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4 09:37:4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国家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关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工作要求,全面总结我市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副市长,协X主席、X秘书长,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交通局、商务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X区、X区、X县、X县、X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及工信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重点智能家电企业(包括家电有限公司、X精密制造有限公司、X智能设备有限公司、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代表。刚才,市工信局汇报了2025年上半年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初步设想,X区、X县分别就本地区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项目建设情况作了交流发言,X家电有限公司、X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代表重点企业汇报了生产经营、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诉求,市发改委、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门就企业提出的政策支持、人才保障、配套建设等问题作了现场回应。大家的汇报和发言客观实在、内容具体,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都同意,会后各区县、各部门要对照汇报内容和发言要点,结合各自职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智能家电产业是我市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其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增长速度,更关乎全市产业竞争力提升、民生就业保障和长远发展大局。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家电等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十五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智能家电产业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应用领域,已成为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市作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推动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决策部署的责任,也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全省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的战略选择。从我市经济发展实际看,202x年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实现产值12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3%,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300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5.6万人;2025年上半年,尽管受到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全市智能家电产 ……略…… 紧迫感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仍需加强,核心环节存在短板。尽管我市智能家电产业配套能力有所提升,但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仍低于市(78.5%)、市(72.3%)等先进地区,特别是芯片、高端传感器、精密模具等关键零部件仍依赖外部供应,202x年全市智能家电企业芯片进口额达到12.6亿元,占零部件采购成本的23.5%,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芯片供应稳定性面临较大风险;同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部分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2025年上半年,有35家配套企业因订单不稳定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7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二是创新能力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虽然我市智能家电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国内领先企业相比仍有差距,202x年家电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为3.8%,而国内某知名家电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在高端研发人才方面,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仅126人,高级工程师385人,分别比市少85人、152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人才缺口达到2300余人;同时,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也较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全市智能家电企业技能型人才缺口达到4500余人,其中焊工、电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岗位缺口较大,部分企业因招工难导致生产线开工率不足85%。三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外需压力并存。从国内市场看,X品牌、X品牌等头部家电企业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202x年其智能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2.3%、18.5%,而我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仅为8.6%,且在高端市场领域,我市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高端智能家电产品销售额占比仅为15.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从国际市场看,受国际贸易壁垒、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市智能家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为28.5亿元,同比增长3.2%,较202x年同期增速下降4.5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盟、东南亚等主要市场出口增速分别下降5.1个、3.8个百分点。四是配套服务仍有短板,企业发展诉求亟待解决。在人才居住方面,尽管我市已建设部分人才公寓,但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2025年上半年,X家电有限公司、X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出人才公寓需求1200套,而目前全市可提供的人才公寓仅650套,缺口达550套;在物流配套方面,部分偏远区县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较高,县智能家电企业产品运输成本较经济开发区企业高18%;在厂房建设方面,部分企业因用地指标紧张导致扩建项目无法及时开工,2025年上半年,有8家智能家电企业提出厂房扩建需求,涉及用地面积1200亩,而实际获批用地仅650亩,影响了企业产能提升。

  (三)把握发展机遇,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一是政策机遇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层面,《“十五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智能家电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要“支持家电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产业集群”;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智能家电产业纳入全省十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给予专项资金、用地指标、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我市也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家电产业的扶持力度,计划出台《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设立规模更大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技术变革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家电产业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家电产品从单一功能向“智能互联+场景化服务”转变,比如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系统联动,实现家庭环境的自动调节、能源的智能管理等;同时,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智能家电产品成为市场主流,202x年全市高效节能智能家电产品销售额占比达到45.3%,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技术变革为我市智能家电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三是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从国内需求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推进,消费者对智能家电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202x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6800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十五五”期间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从农村市场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居民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不断释放,202x年农村智能家电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3%,高于城市市场增速3.2个百分点;从国际需求看,尽管面临国际贸易壁垒,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智能家电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202x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能家电出口额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18.5%,为我市智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期间,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全市智能家电产业产值突破20xx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5家、超50亿元企业8家,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到2030年,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9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家电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任务:

  (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产业链供应链是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

  一是全力保障核心零部件供应,提升本地配套水平。针对芯片、高端传感器、精密模具等核心零部件短板,制定《全市智能家电核心零部件补链强链行动计划》,建立“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机制,支持X家电有限公司、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本地配套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芯片设计、传感器制造、精密模具等领域的优质企业,2025年至2027年计划引进核心零部件企业50家以上,其中投资超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针对压缩机、电机等优势零部件,支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产能,2025年力争压缩机产能达到1500万台、电机产能达到20xx万台,2027年分别达到20xx万台、3000万台,进一步巩固我市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建立全市智能家电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定期发布龙头企业零部件采购需求和配套企业产品供应信息,每月组织一次线上对接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线下对接会,2025年力争促成上下游企业合作项目100个以上,合作金额突破50亿元;鼓励龙头企业向本地配套企业开放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等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2025年计划开展技术培训20场以上,培训配套企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以上;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2025年至2027年计划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30个以上,突破关键技术20项以上,推动产业链从“简单配套”向“协同创新”转变。

  三是防范产业链风险,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建立智能家电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核心零部件供应、原材料价格、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每月发布风险预警报告,及时防范化解产业链风险;建立核心零部件应急储备制度,要求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智能家电企业,核心零部件库存不低于30天用量,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的企业不低于20天用量,市财政对企业应急储备给予适当补贴;与省外企业、X企业等建立应急供应合作机制,签订核心零部件应急供应协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不中断;同时,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物流运输体系,开通智能家电产品运输专线,2025年计划开通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专线10条以上,降低物流运输风险。

  (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全市智能家电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办法》,对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以上的企业,按照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1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500万元奖励,新认定的省级研发平台给予200万元奖励,2025年至2027年计划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3-5个;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人工智能家电控制系统、高效节能压缩机、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2025年计划安排科技专项资金5亿元以上,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力争突破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全市智能家电产业产学研合作联盟,整合X大学、X工业大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对接会,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25年计划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20亿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2025年至2027年计划建设中试基地10个以上、成果转化基地15个以上,加快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设立智能家电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用于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

  三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制定《全市智能家电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