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X镇多次组织本辖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先后深入X镇X村、X村、X村以及大地菌业有限公司、雨润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X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X镇位于X县境中南部,距县城区9公里,东与王店镇毗邻,北与X乡和X镇接壤,西与X乡交界,南与X两个街道办事处相连。平桐路、君二路两条省道和泌郭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X镇辖14个行政村,134个自然村,222个村民小组,1.01万农户,4.3万人,面积82.5万平方公里,耕地6.3万亩。支柱产业有牧、林、菌、菜、烟。
X镇香菇产业发展历史悠久,香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规模生产,已有30多年的种植培育历史,其中X香菇更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X镇14个村都在种植香菇,直接带动农民1.7万余人,占全镇农村总人口的40%。202x年全镇X香菇种植规模已达1105万袋(棒),鲜 ……略…… 技术,不断增强加工能力。
三是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面对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国内市场,X镇依托X县专业批发市场接待外地客商,并通过香菇经纪人协会,优化采买双方关系,促进长期购销合作和商品交易,不断健全X镇香菇市场营销体系。X镇香菇企业在香菇的主销区,例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广州、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以及边贸区、港区建立多个固定营销网点,并通过博览会、跨境电商,扩大在韩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份额,逐步实现品牌建设。
(二)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
一是政府引导模式。X镇党委政府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强化诚信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调动和保护菌农生产积极性,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民间、工商和外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养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步伐,规范农企生产购销行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二是“龙头企业+订单买断”带动模式。发挥大地菌业的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资金、技术、设备优势,扶持建基地、办工厂,发展“龙头企业+订单买断式”带动模式香菇种植,带动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香菇“卖难”和“价格风险”问题,促进香菇产业抱团发展。
三是“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鼓励支持贫困户到香菇基地租赁种植大棚,基地负责提供厂房、菌种、技术指导等服务,并通过产品的统一回收销售,努力实现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倡导促进合作社将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再与龙头企业连接,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降低了直接与农户联结的交易成本,并把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要素通过经济组织延伸到分散农户的种养过程,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保证了香菇的品质标准。同时菌农的组织能力增强,市场风险降低,除了从合作组织得到利益外,还可以得到其他经济环节的利润返还,与龙头企业共享市场收益。
四是“托管+代养”模式。针对一些无劳动能力、无种植条件、无管理经验的贫困户,镇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等新型香菇经营主体与其建立“托管+代养”型利益联结模式,推动精准扶贫。贫困户将产业扶贫资金交给新型香菇经营主体购买菌棒等生产资料,由新型香菇经营主负责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保险、统一运输销售,并每年向贫困户分红,让贫困户变股东享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五是社会组织带动模式。推动全镇香菇生产、稳定香菇生产队伍,发展各类香菇合作经济组织,由会员带动农户,增加农户销售额,提高菌农人均纯收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的规则运用经济的手段积极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产销衔接,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有效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
(三)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X镇已建立完善的香菇循环农业,形成绿色产业生态。镇域内生产香菇原料丰富,主要原料来源是森木资源的下脚料和农作物秸秆,原料可充分满足供应。与此同时,采用香菇香菇菌渣、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菌肥,用有机菌肥种植绿色蔬菜,有效控制化肥的施用,建立“菌——畜——肥——菜”循环发展产业链,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硕果累累。累计完成“三品一标”产品认证48个,其中,获得有机产品认证3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
二、下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立足香菇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以“打造香菇全产业链、构建香菇产业化联合体”为总体建设思路,促进香菇种植、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文化旅游等相互融合和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书记在体育艺术节闭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