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会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和重点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总结过去一段时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科学谋划“十五五”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环保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刚才,相关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们持续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推进重点企业废气达标排放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家重点企业完成了废气深度治理,废气达标排放率从原来的%提高到了X%。同时,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_,淘汰老旧车辆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万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X%,较去年同期提高了X个百分点。
水污染防治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加大了对重点流域的治理力度,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略…… 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人防、技防、物防一体联动,下大力气抓好秸秆禁烧_和综合利用。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秸秆禁烧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巡查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监控,对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同时,要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三)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要坚持有为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聚焦交通、产业、建筑、节能、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精准发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交通领域,要优化交通结构,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管理,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
产业领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建筑领域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管理,降低建筑施工能耗。同时,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和能源领域要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四)加强风险排查,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要全面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预防,聚焦突出问题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彻底整改、系统整改,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对排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要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管理,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要加强对环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导,对整改不力的要严肃问责。
同时,要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三、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_,明确“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各项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强_,制定“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要以_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X%以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X%,湿地保护率达到X%。
(二)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_机制
要深化制度变革、模式创新,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夯基础、促常态、利长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与司法联动,建立健全环境违法案件移送、联合等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大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力度,让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同时,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问责,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位。
(三)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保障
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建设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