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原则,聚焦“设施建得起、用得好、管得久”目标,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模式、强化监管,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重建设”向“重运维”转变。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586处(覆盖12个乡镇、216个行政村,受益农户8.2万户),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2%(较202x年提升18个百分点)。现将运维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健全运维体系,压实各方责任
建立“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集体落实、第三方专业运维”的四级责任体系:
县级层面: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统筹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财政局等部门职责;制定《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试行) ……略…… 203;集中式设施(污水处理站):实行“第三方专业运维+智慧监管”模式,运维公司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指标包括COD、氨氮、总磷等),实时上传数据至县级运维管理平台;县生态环境局每月开展水质抽检(覆盖所有集中式设施),202x年抽检合格率达95%(较202x年提升12个百分点)。
(三)强化资金保障,破解运维难题
建立“财政为主、社会参与、农户分担”的多元投入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运维资金(较202x年增长50%),重点保障集中式设施运维、第三方服务费用、水质检测等刚性支出;乡镇财政配套部分资金(按县级资金的20%比例),用于解决村内管网维护、小型设施维修等“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一事一议”筹资机制,鼓励农户以工代资(如参与管网清淤、绿化维护等),202x年通过此方式筹集资金8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设施(如XX镇污水处理厂),约定运维期内由社会资本方负责,县财政按效果支付服务费(202x年支付服务费320万元)。
(四)注重宣传引导,培育文明惯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污水治理知识: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发布“如何正确使用三格化粪池”“生活污水乱排的危害”等科普内容(202x年累计发布120条,阅读量超10万次);线下:组织“污水治理进万家”活动(累计开展216场),发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手册》8万份;在村内显眼位置设置宣传栏(共320块),公示设施运维责任人、监督电话等信息(202x年接到群众咨询电话1500余次,均及时解答)。通过以上措施,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水平显著提升:202x年,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减少85%,河道、池塘水质明显改善(监测显示,治理村地表水体达标率较治理前提升25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89%(202x年仅为6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一)部分设施老化严重,运维成本高
早期建设的户用三格化粪池(201x年前建成)因材质差、使用年限长(设计寿命10年),目前约15%出现渗漏、板结等问题;部分联户设施(如人工湿地)因缺乏专业维护,植物枯死、填料堵塞现象普遍,修复成本较高(单座修复费用约2—3万元)。
(二)运维队伍能力参差不齐
第三方运维公司部分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如对在线监测设备故障判断不准确),村内“污水治理专干”多为兼职(兼顾其他工作),业务培训不足(202x年仅开展2次集中培训),导致一些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如管网轻微堵塞未及时清淤,最终引发污水外溢)。
(三)农户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少数农户对污水治理认识不足(如认为“污水排到地里没关系”),仍存在私接管道、直排现象;部分农户因嫌麻烦,不愿定期清理三格化粪池(如XX村202x年有23户未完成半年一次的清掏,导致化粪池堵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设施更新,降低运维成本
2025年计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