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县统计局、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等部门分别汇报了相关情况,分析得很深入,问题找得也很准。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的精神,全面落实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开门稳”。
(一)主要指标稳中向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从刚才通报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X%,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 ……略…… 差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通胀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外溢效应持续显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情况看,我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受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二)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虽然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仍然偏低,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要素保障制约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制约日益突出。土地方面,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资金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缺乏,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虽然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攻坚突破
二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期,也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双过半”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攻坚突破,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持续增强发展后劲。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以赴抓开工、抢进度、促投产。要加快项目推进。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个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开工时限,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调度,强化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计划推进;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加大督促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加大招商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紧紧围绕“X”主导产业,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实效。要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作用,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大土地报批力度,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加强政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要加快推进X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发展X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X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培育一批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