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县委副书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述职报告

2025-05-21 18:52:33 妙笔智库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本人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述职如下。过去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责任,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保工作,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县委副书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述职报告

  一、工作成效与主要做法

  (一)聚焦“管得住”,筑牢自然资源资产保护防线。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牵头制定《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体系,明确432名田长职责,将耕地保护纳入乡镇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优”。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累计清理违法占用耕地12处,恢复耕地85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3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8万亩以上,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实施“林长制”智慧化升级,在重点林区安装红外监控探头45处,建成森林防火预警平台,实现火情30分钟内 ……略……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家庭”评选,创建市级示范村15个。实施“绿色积分”制度,村民通过参与环保行动可兑换生产生活物资,累计发放积分价值80万元,群众生态保护参与度显著提升。

  (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一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单位GDP地耗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根源在于园区准入门槛偏低,部分项目存在“圈而不建”现象。经核查,全县工业园区闲置土地达820亩,其中30%以上闲置超过2年,反映出土地利用全过程监管机制存在漏洞,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二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尾矿、废石年产生量达300万吨,资源化利用不足30%,主要受制于选矿技术落后,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支撑。调研发现,70%以上矿山企业仍采用传统选矿工艺,尾矿中有价元素回收率不足2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缺乏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压力较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仅65%,偏远山区随意丢弃率高达35%,暴露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农户环保意识淡薄。实地走访发现,40%的行政村未设置专用回收点,现有回收站缺乏防渗防漏措施,形成二次污染隐患。

  (二)环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一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雨季污水溢流频发。监测数据显示,12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均值仅85mg/L,远低于设计值,反映管网“晒太阳”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工程建设重“面子”轻“里子”,部分管网存在错接、漏接、塌陷问题,运维资金缺口达30%,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二是垃圾分类处置体系不健全,全县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足40%,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仅占产生量的30%,根源在于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未打通。调研发现,居民分类准确率不足50%,分类运输车辆配备率仅65%,终端处理设施存在“吃不饱”与“吃不下”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三是生态监测网络有待完善,重点流域、重点企业在线监测设备覆盖率不足60%,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污染溯源难、响应慢。技术评估显示,现有监测点位密度不足标准要求的40%,部分设备老化率超50%,数据传输断点率达18%,难以支撑精准治污需求。

  (三)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一是部门协同机制不顺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存在信息壁垒,联合频次偏低。202X年部门间联合仅开展4次,不足年度计划的30%,根源在于数据共享平台未贯通,案件移交、证据互认等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都管都不管”的监管盲区。二是基层力量薄弱,乡镇环保所平均在编人员不足2人,且60%以上为兼职,装备仅配备基本防护用品,缺乏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等专业设备,难以满足日常监管需求。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环保投入”思想,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202X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中,主观恶意违法占比达45%,反映出企业环保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等约束机制未真正落地,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一是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成立由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改等部门组成的专项领导小组,开展3轮次乡镇调研和2场专家论证会,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将全县85%的永久基本农田、90%的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二是实施“多规合一”改革,整合环保、林业、水利等8个部门专项规划,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开发规划符合性智能审查模块,实现项目选址与1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