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员大会,规格高、范围广、意义重大。这既是一次对严峻安全形势的深刻警醒会,更是一次向安全隐患全面宣战、坚决筑牢安全防线的誓师部署会。特种设备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容不得半点闪失和丝毫懈怠。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警钟长鸣须臾不松,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扛起千钧重担
当前,全县特种设备数量持续增长(已达1200余台套),覆盖领域日益广泛,风险点也随之增多叠加。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之弦松一松,事故恶魔就会攻一攻。
(一)风险就在身边,麻痹就是祸端
深刻汲取血的教训,要反复重温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锅炉爆炸、电梯冲顶、大型游乐设施骤停、压力容器泄漏等惨痛事故,特别是要深入剖析我县某企业曾发生的储气罐安全阀失效导致泄漏的未遂事件,将其作为最直接的警示教材。警惕“灰犀牛”与“黑天鹅”,既要紧盯老旧设备超期服役、维护保养流于形式等看得见的“灰犀牛”风险,也要高度防范极端天气、人为操作失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带来的未知“黑天鹅”隐患。破除侥幸心理“迷魂阵”,坚决克服“我们这里一直太平无事”的麻痹思想、“特种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出不了大事”的盲目乐观、“事故都是别人家的事”的侥幸心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
(二)隐患就是明火,放任等同纵火
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对任何细微的异常声响、仪表偏差、部件锈蚀、管理漏洞都必须“零容忍”,坚决摒弃“带病运行”、“小毛病不影响”的危险思维。建立“显微镜”式排查标准,坚持“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将隐患排查延伸到设备运行的“神经末梢”和制度执行 ……略……
(一)聚焦“八大类”,锁定重点靶向发力
锅炉压力容器“攻坚战”,重点排查电站锅炉、危化品相关压力容器(反应釜、储罐、气瓶)、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涉氨制冷设备等。查设计制造合规性、使用登记与定期检验、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有效性、运行记录、作业人员持证、应急预案演练等。电梯安全“保卫战”,聚焦公众聚集场所(商场、医院、宾馆、学校、老旧小区)电梯。查维保合同履行、维保质量(特别是制动器、门系统、曳引系统)、使用标志、应急通话畅通、96333等应急救援平台接入、老旧电梯评估更新改造情况。大型游乐设施与客运索道“体检战”,突出节假日高峰前检查。查设备检验合格标志、日常运行检查维护记录、安全带等束缚装置可靠性、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应急预案及演练、恶劣天气应对措施、乘客安全须知告知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规范战”,重点在物流园区、大型工厂、旅游景区。查车辆牌照及检验、司机持证操作、车辆安全状况(制动、灯光、转向)、行驶路线规划、人车分流管理、充电安全等。
(二)用好“组合拳”,提升排查穿透效能
企业自查自纠打头阵,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使用单位对照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逐台设备、逐项制度、逐个环节开展全面自查,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改台账,限期报告自查情况。鼓励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把脉问诊”。属地网格巡查筑防线,各乡镇(街道)要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全覆盖巡查,重点查非法使用、超期未检、人员无证上岗等显性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部门专业检查啃骨头,市场监管部门要牵头抓总,组织精干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聚焦重点领域、高风险设备和薄弱环节,开展“四不两直”式明查暗访和深度检查。住建、文旅、卫健、工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对本行业领域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排查。引入智慧监管新利器,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如电梯运行状态远程监测)、大数据分析(如超期预警)、移动终端现场检查APP等手段,提高排查的精准性和效率。建立全县特种设备动态信息数据库。
(三)建立“明细账”,确保隐患见底清零
分级分类精准识别,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可能导致的后果严重程度(一般、较大、重大)和整改难易程度、紧迫性,进行科学评估分级,建立“红、橙、黄、蓝”四色风险隐患台账。挂牌督办动态销号,对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实行县、乡两级挂牌督办,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督办单位。建立隐患整改销号制度,整改一处、验收一处、销号一处,形成闭环管理。公开曝光强化震慑,定期公布重大隐患单位名单和典型违法案例,通过媒体曝光、集中约谈、联合惩戒等多种手段,形成强大震慑,倒逼责任落实。
四、重拳除患刮骨疗毒,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筑牢安全堤坝
排查是基础,整治是关键。对发现的隐患,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坚决彻底整改到位,做到“隐患不除,决不收兵”。
(一)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除病根
立行立改治“急症”,对安全附件失效、应急装置缺失、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能够立即整改的显性隐患和违章行为,必须现场监督立即整改到位,绝不允许设备“带病运行”。限期攻坚克“顽疾”,对需要更换部件、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才能消除的隐患,要下达指令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责令使用单位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整改,并加强过程监督和到期验收。关停取缔拔“毒瘤”,对非法生产、非法安装、非法使用(“三非”设备),无证照运营、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要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无法整改的设备,坚决依法予以查封、扣押、关停、报废拆除,杜绝任何变通和迁就。源头治理防“未病”,严把准入关,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的源头监管和证后监督抽查,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安全性能更优、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新产品、新技术。
(二)严管重罚,利剑高悬强震慑
必严“零容忍”,市场监管、综合等部门要敢于动真碰硬,对排查整治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特别是使用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设备、无证操作、拒不整改重大隐患等,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该罚的罚、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移送的移送。行刑衔接“出重拳”,对涉嫌犯罪的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危险作业等违法行为,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绝不“以罚代刑”,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信用惩戒“广约束”,将存在严重违法行为、重大事故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在项目审批、融资贷款、采购、招投标、荣誉授予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二)标本兼治,建章立制促长效
压实企业主责“牛鼻子”,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等,加大安全投入,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提升应急能力“防护网”,指导督促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完善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配齐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尤其要注重实战化、无脚本演练),提升第一时间科学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创新监管模式“驱动力”,深化特种设备安全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检验检测服务。探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引入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鼓励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五、枕戈待旦应急备战,以万全之策的周密准备应对不测风云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应急准备做在前、做扎实,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一)预案体系要“实”
修订完善突出针对性,县安委办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全面梳理评估现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重点针对不同设备类型(如电梯困人、锅炉爆炸、压力容器泄漏、大型游乐设施故障)和不同风险场景(火灾、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耦合),修订完善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确保职责清晰、程序明确、措施具体、衔接顺畅。层级覆盖确保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某县减负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