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_关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听取我市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谋划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为全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主要领导,、常务副市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秘书长,以及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刚才,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及多个行业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梳理了工作进展,深入剖析了问题,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切实可行,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大家务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服务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全国数据来看,202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X%,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X%,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反观我市,202x年服务业增加值为亿元,占GDP比重仅为 ……略…… 餐饮行业营收增速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出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业态发展滞后
我市服务业仍以传统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为主,202x年传统服务业占比高达X%,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占比仅为X%。在数字经济领域,全市从事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的企业不足家,相关产业规模仅为亿元,远低于市的亿元。同时,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例如,县某大型制造企业每年在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外包服务需求超亿元,但本地能够承接的企业寥寥无几,大量业务外流,制约了产业协同发展。
(三)政策支持不足、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虽然我市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在政策精准度、落实效果上仍存在差距。据调研,仅有X%的服务业企业知晓并享受过相关政策扶持,部分政策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在营商环境方面,企业反映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环节仍存在堵点。例如,服务业企业办理相关经营许可平均需跑个部门,提交项材料,耗时个工作日;在融资方面,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中小微服务业企业贷款获批率仅为%,远低于制造业企业。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
(一)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1.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
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养老服务方面,实施“养老服务提升工程”,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张,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个,培育家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企业。例如,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一站式服务,入住率达%,可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在文化旅游领域,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个特色文旅小镇,力争202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突破千万,旅游综合收入增长X%以上。
2.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科技服务方面,建设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培育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力争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亿元。开发区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项,有效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在现代物流领域,规划建设个区域性物流枢纽,培育家年营收超亿元的物流企业,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二)强化市场主体引育,壮大服务业发展力量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质市场主体
制定服务业精准招商图谱,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建立市级领导带队招商机制,每年组织次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在金融服务领域,重点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力争2025年新增持牌金融机构家。市通过举办“金融招商峰会”,成功引进家全国性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为当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X亿元,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加强本土企业培育,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实施“服务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培育体系。对首次升规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万元奖励,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万元补贴。设立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例如,企业在专项资金支持下,开展数字化转型,开发线上服务平台,用户规模增长倍,营收突破亿元。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家,营收超10亿元企业达到家。
(三)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服务业新动能
1.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引导服务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建设个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培育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商贸领域,支持传统商场、超市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超市通过搭建线上购物平台,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销售额同比增长%。在物流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等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预计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X%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X%。
2.打造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培育共享经济、体验经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