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全市抗旱保收工作推进会议讲话

2025-07-28 10:42:33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抗旱保收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抗旱保收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前期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等。刚才,X县、X区以及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抗旱保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j-a全的重要基石,而抗旱保收工作则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维护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市正处于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极为迫切,能否有效应对旱情,直接关系到全年农业收成,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市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市平均每年因旱情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涉及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万亩,其中成灾面积超过万亩,绝收面积超过万亩。仅去年,我市部分地区就遭遇了严重旱情,导致县镇、区街道等多个乡镇的农作物生长受到极大影响,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减产幅度达到X%以上,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今年,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汛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X%左右,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从当前农业生产现状来看,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达到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农业人口超过万人,农业产值在全市GDP中的占比达到X%。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旱情,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在年的严重旱情中,我市县X乡的部分村庄因为灌溉水源短缺,出现了农民争水、抢水的现象,甚至引发了邻里纠纷,影响 ……略…… 抗旱物资储备和调配。我们提前储备了水泵、水管、柴油等各类抗旱物资,总价值超过万元。在旱情发生后,根据各地的需求,及时将抗旱物资调配到一线,保障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县在旱情发生后,紧急调配了台水泵和米水管到受灾严重的乡镇,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灌溉压力。

  三是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具备人工增雨条件的地区,我们及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雨量。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次,累计增加降雨量毫米以上,对缓解局部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在县乡,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当地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增加了X%,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清醒正视当前抗旱保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前期的抗旱保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抗旱保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水利基础设施仍有薄弱环节,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我们对部分水利设施进行了整修加固,但从整体来看,我市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部分老旧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依然存在。全市还有X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公里灌溉渠道存在淤积、渗漏等问题,影响了水源的输送和利用。例如,县镇的一条灌溉渠道,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输水能力大幅下降,导致下游多亩农田灌溉用水紧张。

  二是水利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在一些偏远地区,水利设施覆盖率较低,部分农田仍然面临“靠天吃饭”的局面。例如,区乡的部分山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没有修建水库和灌溉渠道,农作物的生长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一旦遭遇旱情,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水利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大部分水利设施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自动化监测和控制设备,对水情、雨情的监测不够及时准确,水源调度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节水工作任重道远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量却相对有限,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用水占比过高。目前,我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X%以上,而农业用水的效率相对较低,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例如,部分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还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二是工业和生活用水增长较快。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给水资源供给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例如,县的工业园区,由于新引进了一批高耗水企业,导致当地工业用水量较去年增长了%以上,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是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群众对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水意识淡薄,在生产生活中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生活中居民节约用水的惯尚未养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三)抗旱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协同作战能力有待加强

  在抗旱保收工作中,虽然我们建立了一定的工作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抗旱工作的协同作战能力。一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在抗旱工作中虽然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信息共享、资源调配等方面还存在不够顺畅的地方,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例如,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与水利部门的水情信息未能及时有效共享,影响了水源调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基层抗旱组织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乡镇和村社的抗旱组织不够健全,缺乏专业的抗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导致抗旱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不够到位。例如,在镇村,由于没有专门的抗旱组织,在旱情发生后,村民们各自为战,抗旱效果不佳。

  三是抗旱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但用于抗旱保收工作的资金仍然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抗旱工作的实际需求。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抗旱设施建设和维护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及时开展,影响了抗旱工作的开展。

  四、全力以赴抓好下一阶段抗旱保收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面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下一阶段抗旱保收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一)持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筑牢抗旱保收基础

  水利设施是抗旱保收的根本保障,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一是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市剩余的X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做好水库的蓄水工作,尽可能增加蓄水量,为抗旱保收储备充足的水源。

  二是加强灌溉渠道整修和改造。要对全市公里的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整修和改造,重点解决渠道淤积、渗漏等问题,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要推广渠道防渗技术,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同时,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建设田间灌溉设施,提高农田的灌溉保障能力。例如,在县镇,要重点对当地的主要灌溉渠道进行整修,使其输水效率提高%以上,保障当地X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三是提升水利设施智能化水平。要加大对水利设施智能化改造的投入,在水库、泵站、灌溉渠道等关键部位安装自动化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水情、雨情、墒情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要建立全市统一的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源调度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例如,在区,要率先建成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在座水库和X座泵站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为全市水利设施智能化建设提供示范。

  (二)科学做好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是做好抗旱保收工作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度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优化水源调度方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水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源调度方案。要优先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特别是粮食作物的灌溉用水。同时,要兼顾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例如,在X县,要根据当地水库的蓄水量和水稻的生长周期,制定详细的水源调度计划,确保水稻在分蘖期、灌浆期等关键生育期的用水需求。

  二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在农业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面积,力争今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占总灌溉面积的%以上。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用水量。在工业方面,要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和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用水总量。在生活方面,要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惯。

  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要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要加大对地下水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问题。要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确保饮用水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