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8-18 10:32:15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对我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垃圾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我们城市的环境质量、发展品位和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以清醒的认识、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清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高度的自觉深刻把握垃圾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近年来,高度重视垃圾治理工作,全市上下协同努力,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末端处置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和自满。

  首先,垃圾围城的压力日益凸显。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根据最新测算,当前我市主城区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8500吨,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更是体量巨大。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末端处置能力尚存短板,处理设施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全国数据显示,202x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已占总处理量的83%,许多先进城市已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相比之下,我市焚烧替代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区 ……略…… 二是要善用“技防”手段。要充分拥抱现代科技,为垃圾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我们要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和“数字孪生城管”建设,将垃圾治理全面纳入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比如,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可以安装具备AI识别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自动抓拍不规范投放行为,并实时预警。在重点监管区域,可以运用无人机航拍、高清视频监控等手段,对偷倒乱倒行为进行全天候监测。对于垃圾清运车辆,要全面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运输轨迹全程可视化监管,从技术上杜绝“跑偏滴漏”。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效率和精准度,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的转变。

  (二)以“啃硬骨头”之勇,推动专项整治再加劲,确保整改实、效果好。排查出问题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真刀真枪地去解决问题。要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老大难问题。一是在末端处理上,要加快推进“焚烧替代填埋”的结构性转变。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治本之策。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现有焚烧发电厂的扩能升级和新建项目的规划建设。要对标先进城市100%无害化处理率和高焚烧处理率的目标为我市定下硬指标: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财政、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强化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在重点领域上,要实施精准攻坚。针对建筑垃圾,要借鉴长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从源头产生、中端运输到末端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要强制推行电子联单制度,确保每一车建筑垃圾的去向都可追溯。同时,要大力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变废为宝,形成产业化发展。针对厨余垃圾,要完善分类投放、收运、处置体系,推广就地脱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实现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针对农村垃圾,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治理模式,可以借鉴“X模式”等先进经验,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并建立稳定的长效管护机制,防止“治理—反弹”的怪圈。

  (三)以“霹雳手段”之威,推动监管再严格,确保震慑强、秩序正。没有严格的,再好的制度也会沦为“稻草人”。必须高举法律利剑,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强大震慑。一是要创新模式,实施全链条打击。要坚决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方式。对于查获的每一起非法倾倒案件,要坚决贯彻“一案三查”的原则,即不仅要依法严惩倾倒垃圾的司机和车辆所有者,还要深挖彻查,向上追溯垃圾的产生源头,向下追查违规的运输企业和消纳场地,实现对整个违法链条的“连根拔起”。这种双向溯源、深度打击的模式,才能真正打到违法行为的“七寸”。二是要强化部门协同,形成联合高压态势。垃圾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单靠城管部门单打独斗,势单力薄。必须建立由城管、公安、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常态化联合机制。城管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行政处罚;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进行检测和处罚;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查处无资质运输车辆;公安机关要对涉嫌犯罪的,特别是性质恶劣、规模巨大的有组织非法倾倒行为,及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做好“行刑衔接”。对于跨区域倾倒案件,要主动与兄弟市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共享_信息,协同办案,让违法分子无处遁形。三是要坚持公开曝光,营造“违法必究”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点名道姓地曝光涉案企业和个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要将违法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与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挂钩,实施联合惩戒。通过“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环境是公共产品,破坏环境就是与全体市民为敌,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强化系统保障,以常态长效的治理根基确保整治成果长久巩固

  垃圾专项整治不能只靠一阵风,必须立足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的根本性转变。这需要我们系统性地强化组织、机制和宣传三大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的统一领导,构建起“领导、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大格局。市里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区县、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清单,住建部门要牵头抓总,做好规划建设和统筹协调;城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主责;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决不能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战的现象。要建立定期调度、督查通报、考核问责等制度,将垃圾治理工作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强化机制保障,筑牢常态长效的制度基石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