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各位年轻的务工作者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X镇农村专职务工作者座谈会。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深受触动,也倍感振奋。你们当中,有的同志分享了从初到基层的“门外汉”,一步步摸索,逐渐成长为群众工作“行家里手”的心路历程;有的同志感慨,几年扎根下来,最大的收获是眼里能看见群众的难处,心里能装得下群众的期盼,真正把“务实”二字刻进了骨子里;还有的同志提炼了宝贵的工作方法,认为基层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家的发言,有对成功经验的深刻提炼,有对现实难题的精准剖析,更有对未来工作的思路碰撞,展现了我们这支队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你们是X镇在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的一支关键力量,是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更是我们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看到你们的成长与担当,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工作总结会、思想交流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工作部署会、加 ……略…… 员,第一职责是为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像大家在交流中提到的那样,把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放在心上,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淡一些。只有我们自己站得正、行得端,说话才有分量,办事才有底气,才能赢得员群众的真心信服和拥护,才能把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二、解放思想,激活产业振兴、强村富民的“动力源”
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务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开开会、收收费、搞搞活动,必须把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产业振兴、带领群众致富的“主战场”上担当作为。第一,要勇于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枷锁。一些村庄发展缓慢,根子在于思想保守,缺乏内生动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更不是“要”来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干”出来的。大家作为年轻干部,思想活跃、闯劲十足,要带头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要敢于向“不可能”说不,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员群众,深入研究本村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认真思考“我们有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未来要成为什么样”这三个问题。哪怕是从一个小项目、一个小产业开始试水,也要迈出自主发展的第一步,步步为营,久久为功,逐步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第二,要善于探索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农村有大量的宝贵资源,但普遍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的问题。如何把分散的农户、零散的土地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是实现产业突破的关键。在这方面,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有的地方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土地置换、流转、入股等方式,有效整治了土地细碎化问题,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有的地方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企业”的模式,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还有的地方通过引领,对村域内的土地、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三资”进行全面盘活,变“沉睡的资产”为“流动的资本”。我们要积极借鉴这些成功模式,结合本村实际,大胆探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资源整合之路。专职务工作者要在其中发挥关键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把组织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第三,要坚持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谋划产业,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X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如一些土地整理项目评价体系所显示的,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其对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等方面的生态效应。我们可以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稻蟹混养等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乡村,让我们的发展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情系群众,当好化解民忧、和谐稳定的“贴心人”
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一是要用“勤快的双腿”丈量民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不会写在文件里,而是藏在炕头上的家常里、田间地头的汗水里。大家一定要养成勤走访、勤入户的惯,多到群众家里坐一坐,多和老百姓拉一拉家常,消除彼此的距离感和隔阂感,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分子。只有腿勤了,情况才能摸清,底数才能搞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要用真心换真心,用真情换真情,当你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家人,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坚实的支持。二是要用“务实的”办好小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于我们来说,群众的诉求可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芝麻小事”,但对于群众自己而言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