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生态环境保护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环境质量来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环境质量仍有波动,一些突出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工作推进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责任落 ……略…… 延伸,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二、打好“组合拳”攻坚,下好污染防治“关键棋”
(一)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让天空更湛蓝。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和监管。要强化扬尘污染_,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运输、物料堆放等环节的扬尘治理,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扬尘污染。要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二)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让碧水更清澈。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要推进工业水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督促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现达标排放。要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要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
(三)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让土壤更洁净。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减少土壤污染物排放。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污染地块风险_和修复,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对污染地块进行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要加强农业土壤环境保护,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土壤污染。要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三、念好“绿色经”转型,下好高质量发展“长远棋”
(一)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绿色产业集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要推进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产业园区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新风尚。要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生活。要推广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公众购买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等绿色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出行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布局,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鼓励公众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和改造,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能效水平,打造绿色宜居家园。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打造乡村新亮点。要推广生态种植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发展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要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发展农村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要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四、织密“监管网”保障,下好制度执行“制胜棋”
(一)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_机制,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格局。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监测站点布局,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全方位、全时段监测。要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