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州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情况作简要汇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_深刻指出,“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我们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和、决策部署,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全面压实责任,持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治理效能。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能力、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强化全程_,深化专项整治,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体系,夯实基础,筑牢监管防护网络
在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健全的体系、坚实的基础是确保监管工作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_强调,“要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这为我们强化源头治理、构建严密防线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始终将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着力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 ……略…… 准入管理,推行购销台账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深入开展投入品使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不执行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等行为。年均检查生产经营主体X家次,查处案件X起,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三)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强化技术支撑。我们始终将检测能力建设作为掌握质量安全状况、发现风险隐患、支撑监管的重要技术保障。一是构建分级检测网络。形成了以州级检测机构为龙头、县级检测机构为骨干、乡镇速测为基础、生产基地自检为补充的“四级”检测网络。州级质检机构具备CMA和CATL“双认证”资质,检测参数达X项,年定量检测能力达X批次以上。二是加大检测经费投入和设备更新。近三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X万元,用于检测仪器设备购置更新和实验室升级改造。为所有县级机构和部分重点乡镇配备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X台套,快速检测设备X台套,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三是常态化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定并实施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覆盖主要农产品品类和重点生产区域,监测参数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年均完成风险监测样品X批次,监督抽查样品X批次。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通报预警,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实现抽检一个产品、规范一个行业的目标。
二、创新机制,精准施策,提升全程监管效能
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力求实现精准化、智慧化、高效化监管,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_要求,“要用最先进的理念、最严格的标准、最精细的管理来保障食品安全。”这促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我们聚焦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在智慧监管、专项治理和社会共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努力提升监管工作的预见性、靶向性和有效性。
(一)推行智慧监管模式,提升管理精度。我们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监管,推动监管方式由“人海战术”向“智慧赋能”转变。一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投入X万元建成覆盖州、县两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将X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纳入追溯管理,对其产、购、销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和监控,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产地、生产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二是推广应用移动监管系统。为州、县、乡三级监管人员配备移动监管终端X台,开发专用APP,实现巡查检查、抽样送检、信息上报、任务接收等工作的信息化、实时化,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透明度。系统自动记录巡查轨迹和结果,形成电子档案,便于追溯和考核。三是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基于历年监测数据、yq信息、气候变化等因素,尝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对高风险品种、高风险区域、高风险时段进行智能识别和预警,提前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深化专项治理行动,解决突出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风险隐患,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一是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聚焦蔬菜、畜禽、水产品中非法使用禁限用药物、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重点治理品种和区域。通过拉网式排查、飞行检查、暗访暗查等方式,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物、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兽药、不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年均出动人员X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X家次,查处问题X起。二是强化收贮运环节监管。针对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中间环节监管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强对收购、贮藏、运输企业和个人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建立进货查验、质量检测、台账记录等制度,严禁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重点检查有无非法添加、虚假标识、混装混运等行为,切断问题农产品的流通链条。三是加大案件查办和行刑衔接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间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合、信息共享机制,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震慑力。近三年共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X起,移送司法机关X起。
(三)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凝聚监管合力。我们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不能仅靠单打独斗,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企业自律、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培训、约谈、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明确并压实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督促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落实生产记录、进货查验、出厂检验、质量追溯等制度,推动其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评选公布一批质量安全诚信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通X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和网络平台,落实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媒体、行业协会等参与监督。对收到的投诉举报,及时核查处理并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年均受理投诉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