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县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会上的讲话

2025-09-11 14:34:4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县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把全县23个乡镇(街道)的文化站站长、村(社区)文化专干、业余文艺团队负责人,还有县文旅局相关业务骨干共356人集中起来办培训,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_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关于“新时代文化强省(市)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我县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的“能力短板、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等突出问题,通过“理论+实操+案例”的系统培训,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提升本领、激发干劲,切实把基层文化阵地建强、队伍练精、活动做活,为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提站位、强本领、抓创新、聚合力”。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

  基层文化队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和群众的文化纽带,更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县“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村文化广场412个、社区 ……略…… 、不掌握理论,就会陷入“为活动而活动”的误区。这次培训安排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基层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两门理论课,重点讲清楚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干”。要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基层文化工作不仅是“搭台唱戏”,更是铸魂育人——比如XX镇XX村通过“乡贤讲村史”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增强了归属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二是“干什么”。要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清单”(2025年版),包括读书看报、观影观展、文艺活动、非遗传承、数字文化服务等12类具体内容,避免“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

  三是“怎么干”。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比如在设计活动时,要多问群众“想参与什么”“能参与什么”,而不是“我们想搞什么”“我们能搞什么”。

  (二)锤炼实操技能,练就服务群众“硬功夫”

  基层文化工作的特点是“手脑并用”,既要会策划、会组织,也要会讲解、会沟通。这次培训针对大家最急需的“活动策划、文艺辅导、数字应用”三项技能,安排了“沉浸式”教学:

  一是活动策划“三步法”。第一步“找需求”——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研、线上留言等方式收集群众兴趣点;第二步“定主题”——围绕传统节日、地域文化、中心工作设计主题(如中秋可结合“家风传承”,国庆可结合“乡村振兴”);第三步“强互动”——改变“单向灌输”模式,增加情景表演、知识竞答、手工体验等环节(参考XX乡“田间文化课堂”经验,把活动搬到晒谷场、果园里,群众参与率从30%提升到80%)。

  二是文艺辅导“接地气”。针对部分村文艺队“只会跳广场舞、唱老民歌”的问题,这次邀请了省歌舞团的老师现场教学,重点教大家如何把本地民歌、非遗技艺(如XX剪纸、XX皮影)融入现代节目,比如用皮影戏演绎“移风易俗”故事,用民歌改编“反诈宣传”歌词,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贴近现实生活。

  三是数字应用“跟得上”。针对“数字鸿沟”问题,县文旅局信息中心开发了“基层文化云助手”小程序,今天现场演示如何用手机上传活动视频、预约文化设施、对接上级资源;同时邀请抖音“乡村文化传播达人”分享“如何拍好文化活动短视频”(重点讲“黄金3秒抓眼球”“方言解说增亲切”“互动话题引传播”三个技巧)。

  (三)解析典型案例,拓宽创新发展“新思路”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这次我们选取了3个基层文化工作的“样板案例”,请大家结合实际对标学

  第一个是XX镇“文化管家”模式。该镇从返乡青年、退休教师中选拔12名“文化管家”,每人包联3-5个村,负责需求收集、活动组织、队伍培训,去年全年开展活动187场,较之前增长2倍,被《中国文化报》专题报道。

  第二个是XX乡“非遗工坊+文化振兴”模式。依托本地竹编非遗技艺,建立“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不仅传承了技艺,还带动300余户村民增收,文化站因此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第三个是XX街道“银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组建由退休干部、教师、文艺骨干组成的“银龄文化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书法进课堂”等活动,既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又满足了青少年文化需求,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基层文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基层文化工作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针对当前存在的“活动难持续、队伍难稳定、资源难整合”等问题,我们要坚持“破立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县带乡、乡带村”的联动机制

  县文旅局将组建“基层文化指导团”,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每季度到联系乡镇开展“蹲点调研”,重点解决“活动策划没思路、设施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每个乡镇要确定1-2个“示范村”,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带动周边村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先行试点5个乡镇,明年全面推广)。

  (二)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的对接机制

  依托“数字文化云平台”,每月收集各村(社区)的“文化需求清单”(如“需要书法老师”“想举办亲子故事会”),同时汇总县文联、教育局、团委等部门的“资源清单”(如“文艺志愿者库”“非遗传承人名单”“图书流动车排班表”),通过平台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