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当前,XX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与机遇期。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我们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不仅关乎XX能否在新发展阶段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更关系到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实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交流,期望能为XX“十五五”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一、锚定目标,精准把握发展方向
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是引领XX“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学设定目标体系,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动力不竭。
(一)经济增长目标:稳健提升,质效并重。在经济增长方面,我们要追求速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依据XX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十五五”期间,全省GDP预期增速应设定在XX%左右较为适宜。这一增速既充分考虑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也契合XX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从产业结构优化来看,我们要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到“十五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XX%以上,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同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也要加快,通过技术改造、数字化赋能等手段,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确保传统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持续发挥稳定支撑作用。
(二)创新驱动目标:加大投入,激发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十五五”期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需提升至XX%以上。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支出增速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对研发投入强度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XX家以上,省级创新平台XX家以上,为科技创新提供 ……略…… 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在文化旅游方面,要深入挖掘XX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XX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要鼓励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开展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推动汽车制造企业开展汽车租赁、售后服务等业务,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要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例如,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促进区域协调,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五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强化区域发展战略引领。充分发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引领作用。武汉作为“一主”,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襄阳、宜昌作为“两翼”,要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加强与武汉的对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产业发展上,襄阳要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宜昌要重点发展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同时,要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全域协同方面,要加强全省各地之间的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二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在武汉都市圈,要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武汉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周边城市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例如,孝感要积极承接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鄂州要依托顺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在“襄十随神”城市群,要以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宜荆荆恩”城市群,要以化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同时,要加强跨区域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要素_流动,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三是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五五”期间,要加快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在交通方面,要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实现1小时通勤圈。在能源方面,要加强能源输送网络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推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建设,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在信息方面,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省5G网络全覆盖,提高信息通信服务水平。加强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四是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区域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区域教育合作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教育联盟,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区域医疗卫生合作,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文化方面,要加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举办区域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五五”期间,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XX。一是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对森林、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森林资源监管,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体系,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推进河流湖泊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例如,实施长江、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加强沿江、沿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绿色生态屏障。二是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_,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同时,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加强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提高新建建筑绿色标准执行率。倡导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四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提升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提高基层治理民主化水平。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社区,提高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例如,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提高社区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建立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