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5-05-16 16:30:38 妙笔智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区纪委监委以创新思维重构监督体系,以系统观念推动制度重塑,通过打好协作联动、精准施策、长效治理“三张牌”,实现监督效能与发展动能同频共振,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一、模式创新强协同,打好监督联动“组合牌”

  (一)首创“清单化”监督模式。制定《XX区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方案》,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明确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政策落实等5大方面13项专项监督内容。探索建立纪巡联动、组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巡察“利剑”作用。例如,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接受行政处罚、失信惩戒双重处理后,仅重视缴纳罚款,却忽视信用修复,导致后续参与招投标、申请金融贷款时面临诸多风险。针对此问题,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推动发改部门牵头,组织市场监管、环保等有关部门,逐一电话提醒各行业领域失信企业,并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摆脱发展桎梏,轻装上阵。

  (二)搭建“线下+云上”双轨通道。在线下,于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园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监督码、 ……略…… 一键筛查”,精准识别其中的党员、公职人员。在查处酒驾醉驾问题时,做到“六查透一深挖”,即查透饮酒时间、地点、原因、参与人员、资金来源以及有无请托说情行为,深挖酒驾醉驾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吃喝、公款消费、利益输送等“四风”问题。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接收酒驾醉驾人员信息1000余条,涉及党员、公职人员酒驾信息190余条,通过严查深挖,有效遏制了“四风”问题的滋生蔓延。

  (三)以治为基,强化刚性约束。对查处的酒驾醉驾及背后“四风”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先后通报典型案例5起,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由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党员干部酒驾高发的2个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严肃指出问题,督促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同时,建议区委将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多发频发及背后“四风”问题纳入对镇(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党员发展、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列入负面清单,形成对酒驾醉驾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规矩。

  三、系统集成固根本,打好长效治理“机制牌”

  (一)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中央和省市“2+4+1”个“小切口”整治要求,紧盯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17个,对144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1人。同时,结合本区实际,围绕群众反映强烈、日常监督反复发现的问题,选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补贴发放不规范问题作为区级“小切口”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涉嫌套取补贴、截留挪用资金问题线索20件,给予党纪处分9人,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创新“一案四说”促改机制。通过违纪者说害、主责者说改、监管者说责、执纪者说法的方式,针对群腐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8次。组织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深刻剖析自身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和严重危害;主责部门负责人围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工作建议;监管部门负责人反思监管漏洞,明确监管责任;执纪人员结合案件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实现“查处一人、警示一片、规范一域”的治理效应。集中整治以来,向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1份,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41项,有效堵塞制度漏洞。

  (三)构建民生实事管理闭环。建立“纪巡督”联合督办机制,对区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化明责、台账化推进、闭环式落实。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创新“居民点单、三方共议”机制,组织召开44场由小区居民代表、社区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设计方案评审会,广泛征集民意7400余条。根据居民需求,新增智能设施、文体场所等10类惠民项目,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群众满意度达98.7%,切实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百姓“幸福账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作风建设提效能,打好纪律整顿“攻坚牌”

  (一)开展机关作风专项督查。成立机关作风专项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全区各部门、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庸懒散”问题,以及对待群众态度冷漠、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督查组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升了工作效能。

  (二)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主动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个村(社区)或企业,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切实增强了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