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上的发言

2025-05-21 18:53:00 妙笔智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盘点,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生命线”。当前,各地围绕营商环境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率先破局、持续发力,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下面,我就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作如下发言。

  一、认清形势,充分肯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一号改革工程”,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在政策体系构建方面,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生产经营、融资贷款,再到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全方位、全链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在企业开办环节,通过推行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内,实现营业执照申领、公章刻制、税务 ……略…… ,但在申报过程中,由于对政策理解不透、申报材料准备不充分,多次被退回修改,耗时数月仍未获得补贴,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从政务服务质量来看,虽然政务服务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一些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不够,信息共享不充分,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仍需重复提交材料、来回奔波。此外,部分基层政务服务站点设施不完善、人员业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

  从要素保障方面来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周期长,担保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成本较高。同时,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也存在一定短板。在土地供应上,部分项目因土地指标紧张、征地拆迁困难等问题,无法及时落地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人才政策吸引力、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从市场监管角度来看,监管执法存在 “宽松软” 现象。部门之间协同监管机制不完善,存在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问题;对新兴产业、新型业态的监管方式创新不足,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变化。此外,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失信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三、精准施策,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久久为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一)强化政策引领,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载体,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制作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视频、图文,让企业和群众看得懂、用得上。同时,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进园区、进企业活动,面对面为企业答疑解惑,确保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二是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建立健全惠企政策 “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企业申请,直接将政策资金兑现到位;对需要企业申请的政策,简化申报材料和流程,推行 “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现政策兑现 “零跑腿”“零延误”。三是加强政策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了解企业对政策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根据评估结果,对不适应发展需求的政策进行调整完善,确保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深化 “放管服” 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一是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证明材料,推动更多事项实现 “极简审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 “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加快项目审批速度。二是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编码、依据、条件、流程、时限等要素,实现全市政务服务 “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强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到热情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三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力度,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扩大 “一网通办” 覆盖面,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 “掌上办”“指尖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政银企对接,搭建常态化的融资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开展融资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扩大融资担保规模,提高担保效率,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土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优化土地供应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建设。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在住房保障、子女入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