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研究型审计赋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18 13:38:41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研究型审计赋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审计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我市研究型审计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实践成效,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区)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市审计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刚才,X县审计局、市审计局自然资源审计科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实践经验总结,又有问题分析和工作打算,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强化政策研究引领,精准锚定自然资源审计工作切入点

  一是深刻领会国家战略精神,夯实审计工作政策基础。近年来,市审计局始终将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_总书 ……略…… 资源审计工作效能

  一是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打破数据壁垒。市审计局整合监测监管、行政审批、行政等跨领域数据,建立覆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8个部门的审计数据中心,累计采集各类数据1.2亿条。通过建立土地出让金与规划许可数据比对模型、森林采伐指标与实际采伐量分析模型等15个数据模型,精准发现疑点问题。例如,在2025年开展的全市土地资源审计中,通过比对土地出让合同与征缴入库数据,发现3家企业拖欠土地出让金共计8500万元,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追缴到位。

  二是深化先进技术应用,破解现场核查难题。充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手段,实现自然资源审计从“人工筛查”向“智能分析”转变。在X区森林资源审计中,审计组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20万亩林地进行全覆盖巡检,通过影像比对发现违规采伐点17处,涉及面积200余亩,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80%。同时,借助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全市100个矿山治理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发现2个项目存在治理不彻底问题,推动相关企业投入整改资金500万元。

  三是推动审计方式转型升级,实现“铁脚板+大数据”融合。市审计局将传统现场核查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在X县水资源审计中,先通过用水计量数据与水费征缴数据比对,锁定20家高耗水企业疑点,再实地核查用水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其中5家企业存在用水计量不准确问题,导致少缴水费120万元,督促水务部门完善计量设施并追缴费用。这种“数据筛查+现场验证”的模式,使单个审计项目平均用时从45天缩短至30天,问题发现率提升40%。

  三、坚持问题导向发力,持续夯实自然资源审计监督基础

  一是严格规范审计取证,确保问题事实清楚。市审计局始终秉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据充分”原则,在自然资源审计中建立“三级复核”取证机制。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原始凭证、走访现场、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收集证据,由主审、科长、分管领导层层把关。例如,在202x年X市自然保护区审计中,审计组为核实某企业违规占用保护区土地问题,调取土地审批文件、卫星影像历史数据、企业用地合同等证据材料200余份,走访周边群众30余人次,最终形成完整证据链,推动企业拆除违规建筑5000平方米。

  二是深挖问题根源,剖析_机制障碍。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市审计局采取穿透式审计方法,通过延伸调研、案例剖析、专家论证等方式,追溯问题本质。在全市耕地保护审计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耕地“非粮化”问题,不仅核查具体地块面积和种植作物,还深入分析政策宣传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原因,向提出“完善耕地保护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培训”等5条建议,被纳入《X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修订内容。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审计监督实效。近年来,市审计局在自然资源审计中累计发现各类问题62个,向报送专题审计专报10余篇,其中《关于X市自然资源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报告》得到主要领导批示,推动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自然资源审计问题整改领导小组。例如,针对审计发现的某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问题,专题召开整改会议,调整项目实施方案,追加生态修复资金1000万元,新增湿地面积500亩,项目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四、抓实整改闭环管理,充分彰显自然资源审计治理效能

  一是构建全流程闭环机制,压实整改责任。市审计局严格落实审计整改台账管理监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