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外事服务进基层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外事服务基层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外事资源下沉基层、服务一线,助力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外办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外事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重点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涉外企业代表。刚才,X县、街道和企业负责同志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建议也很有参考价值,我都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外事服务进基层的战略意义
(一)外事服务进基层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外事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向一线下沉。以我市区为例,近年来 ……略…… 外事服务专员,形成“市—县—乡—企”四级服务网络。如区已先行试点,在镇、街道设立服务站,配备专职外事联络员名,202x年累计服务企业家,解决实际问题X个,该经验可在全市推广。
二是建立外事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市外办、商务、海关、贸促会等部门资源,搭建“基层外事服务云平台”,实现涉外政策、海外市场信息、国际合作项目等资源的实时共享。今年以来,平台已发布海外商机信息条,促成企业与国机构对接,达成合作意向项,预计年贸易额可达亿元。
三是加强基层外事队伍建设。制定《基层外事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计划》,每年组织期专题培训,重点培养涉外谈判、领事保护、国际礼仪等专业能力。202x年,全市已培训基层外事人员人次,其中X%通过考核获得“基层外事服务专员”证书,有效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
(二)聚焦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的涉外服务保障
一是优化涉外审批服务流程。针对APEC商务旅行卡、外国人来华邀请、领事认证等高频事项,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审批时限压缩X%。如企业申请商务旅行卡时,市外办联合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较以往缩短个工作日,帮助企业及时赴国参加展会,促成万元订单。
二是加强海外市场开拓支持。组建“基层企业出海服务团”,每年组织场_招商对接活动,为基层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市场调研、商务对接等“一条龙”服务。2025年上半年,已组织赴国、国等招商团批次,带领家基层企业参展,达成合作项目个,协议投资额亿元。其中,县纺织厂通过服务团对接国采购商,获得年度万米面料订单,价值X万元。
三是强化涉外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基层涉外风险预警平台”,实时发布海外安全预警、贸易摩擦信息等,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领事保护等服务。去年以来,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条,协助企业处理海外纠纷起,避免经济损失万元。如镇机械公司在国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市外办联合律师团队提供全程支持,最终成功维护企业权益,挽回损失万元。
(三)深化国际合作,打造特色化的基层开放品牌
一是推动国际友好城区(乡镇)建设。制定《全市国际友好交流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5—2027年,每个县(区)至少新增个国际友好合作城区(乡镇),全市累计达对。区街道已与国市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活动场,促成X家企业合作,该模式可在全市推广。
二是培育基层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支持县(区)、乡镇(街道)举办特色国际展会、经贸论坛等活动,打造“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如县已连续举办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吸引个国家的家企业参展,年均交易额达亿元,带动当地农产品出口增长X%。今年,市外办将协助县引入国农业协会资源,进一步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
三是促进基层人文交流合作。组织“外事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国际文化讲座、外语培训、涉外礼仪教学等场,惠及群众万人次。街道通过举办“国际邻里节”,吸引国、国等多国居民参与,增进文化互信,该活动已成为基层国际交流的典范,可在全市个街道推广。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外事服务进基层的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外事服务进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市外办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商务部门负责经贸对接,财政部门保障经费投入。202x年,市级财政已下拨基层外事服务专项经费万元,2025年将增至万元,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各县(区)政府要将外事服务进基层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考核,权重占%,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其他县(区)可参照执行。
三是强化乡镇(街道)一线落实。乡镇(街道)要明确专人负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