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19 14:22:08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市在环境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中以“三个一”构建“保障网”的实践成果,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强化环境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为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防线。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重点工业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县生态环境局、X工业园区管委会、X企业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应急演练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讲得很全面、很有借鉴价值,我都表示认可,希望大家认真学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市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环境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环境应急物资保障是守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防线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j-a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一旦发生,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略…… 坚持以“三个一”为抓手,在环境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坚持高标建设,下好市县协同“一盘棋”。按照“统筹、立体储备、快速反应、联合支援”模式,市级层面在X工业园区建立了环境应急物资库,该库占地面积达20xx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的智能化管理;县区层面以涉化园区、化工集中区为重点,初步建成了洪泽区经济开发区、涟水县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应急物资储备库。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市级物资库为核心、县区物资库为支撑的市县协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了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和资源共享。二是坚持精准储备,做细物资管理“一本账”。结合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行业类别分布、涉及污染物种类、历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次及影响范围等因素,科学确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重点、规模和方式。截至目前,X工业园区环境应急物资库已配备物资130余种,涵盖了防化服、吸附材料、应急监测设备等;洪泽区经济开发区物资库配备物资30余种,涟水县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物资库配备物资60余种。同时,明确了各类物资的维护频次和更新周期,建立了详细的物资管理台账,确保物资处于良好备用状态。三是坚持长效管理,打造演战联动“一条链”。编制了《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手册》,制定了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加强了综合应急物资保障救援队伍建设。自202x年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先后组织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等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127次,通过情景推演、模拟演练、复盘实操等方式,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进行了全面检验和能力评估。例如,在某次跨区域联合应急演练中,市县两级物资库快速响应,在2小时内完成了应急物资的调配和运输,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

  (二)存在问题不容忽视,需持续改进提升

  尽管我市在环境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地区和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县区对环境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资储备库建设进度缓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到位等问题;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低,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敷衍了事,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种类不全,且缺乏日常维护和管理。二是物资储备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主要集中在常见污染物处置方面,对于新型污染物、高风险污染物的应急物资储备相对不足;同时,应急物资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难以实现物资的快速精准调配。三是部门协同和区域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同配合不紧密等问题;,区域之间的应急物资共享和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在应对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时,物资调配效率有待提高。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一)强化统筹规划,完善市县协同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_。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与市级规划有效衔接。要加大资金投入,将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物资采购、维护管理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快物资库建设进度。尚未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县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已建成的物资库,要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扩大储备规模,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鼓励重点企业自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实现企业与物资储备的互补。三是建立健全物资调配机制。完善市县两级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制度,明确调配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物资调配信息化平台,实现物资储备信息的实时共享。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建立区域环境应急物资联动机制,提高跨区域应急物资调配能力。

  (二)优化物资储备,提升精准保障能力

  一是科学调整储备结构。开展全市环境风险再评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污染物治理需求,进一步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加大对新型污染物处理设备、高风险污染物防护物资的储备力度,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需求。二是加强物资信息化管理。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的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维护保养等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掌握物资储备动态,提高物资调配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三是建立物资更新和补充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更新标准和周期,对过期、损坏的物资及时进行更换;根据应急演练和实际处置经验,及时补充短缺物资,确保物资储备始终处于充足、有效的状态。

  (三)深化演战联动,增强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一是完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