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部署下一阶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重点工作,推动全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各乡镇(街道)分管文化工作的负责人、县文物保护发展中心全体人员、各文博单位代表以及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刚才,X镇、X街道、县文物保护发展中心就本次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内容详实、措施有力,展现出各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文化 ……略…… 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抓实抓细。
二、总结工作成效,全面梳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经验
(一)创新形式,实现宣传活动全覆盖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宣传范围的最大化。线下活动中,我们精心打造的《乡愁与荣光——X不可移动文物图展》,以127块展板、近150处代表性文物的精美图片,全面展示了我县文物资源的丰富内涵。展览分为“万年基业”“千年古县”“百年乡愁”“无上荣光”四大主题,通过历史脉络串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我县文化底蕴。活动期间,图展先后走进大围山镇东门村、张坊镇江口陈家祠堂、淮川街道联城社区、嗣同路小学和才常广场等10余个地点,吸引观众超2万人次。尤其是在嗣同路小学,展览延长半天仍人气不减,充分体现了青少年_对文化遗产的强烈兴趣。
线上宣传同样亮点纷呈,我们通过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文物保护知识科普视频、图文信息200余条,累计点击量突破50万次。其中,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解读为主题的短视频,单条播放量达10万次,有效扩大了法规宣传覆盖面。
(二)精准施策,推动保护意识入人心
针对不同_特点,我们开展了差异化宣传活动。在才常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咨询台,发放1200份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和小礼品,现场解答群众疑问300余人次,内容涉及文物申报流程、保护措施等实际问题;在文物修缮施工现场,如桃树湾刘氏大屋、彭家大屋等地,为施工单位开展“定制化”普法服务,结合施工场景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化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活动期间,群众主动报告未登记老建筑线索6条,其中1处经初步判断具备保护价值,这正是宣传活动成效的有力体现。
,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宣传活动。大围山镇先后组织镇村干部、文旅民宿负责人及文物守护者开展2次专题培训,通过“村村响”循环播放文物保护法音频;葛家镇在集镇市场发放宣传单,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文物保护根基
各乡镇(街道)要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文物保护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文物巡查制度,明确巡查人员职责、巡查频次和巡查内容,对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实行“网格化”管理。例如,可将每个村(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或兼职文物巡查员,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
同时,完善文物保护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今年,县财政计划安排500万元用于文物修缮和保护设施建设,各乡镇(街道)也要配套相应资金,确保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二)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文化遗产影响力
在总结本次宣传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宣传方式。一是打造文化遗产宣传品牌活动,如举办“文物保护宣传月”“文化遗产创意大赛”等,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二是加强与学校合作,将文物保护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适合青少年的文化遗产教育教材和实践活动。例如,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