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区区域治理工作提升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24 17:11:34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区域治理工作提升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总结分析我区区域治理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直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X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X区区域治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刚才,X区区域治理中心、X镇、X街道等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创新机制,构建部门协调联动的高效治理格局

  (一)实施民生事项信息直报,打通数据共享壁垒

  一是建立行业主管单位民生事项信息直报机制,实现问题线索“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置”。今年以来,区已组织行业主管单位开展民生事项信息直报6批次,覆盖教育、医疗、住建、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例如,在第3批次直报中,区住建局直报了小区居民反映的“供暖管道老化导致温度不达标”问题,直报信息中详细列出了问题涉及户数(126户)、温度实测数据(平均16℃)、历史投诉记录(近3个月投诉28次),为后续快速解决 ……略…… )创新“六办”措施,精准破解治理难点痛点

  一是协调会办,凝聚多部门攻坚合力。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诉求,由区治理中心牵头召开协调会,明确职责分工,推动问题“一站式”解决。今年以来,已实施协调会办12件次,典型案例是X路餐饮门店油烟扰民问题,涉及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管等5个部门,通过3次协调会明确了“油烟检测—整改指导—联合”的处置流程,依法关停不合格门店7家,整改达标15家,周边居民投诉量环比下降78%。

  二是现场察办,确保问题见底见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地性问题,由治理中心工作人员联合相关部门赴现场核查处置。例如,社区居民多次反映“小区周边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治理中心联合镇队现场勘察后,不仅督促清运垃圾120余吨,还协调划定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设置公示牌明确管理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该案例被作为“即知即改”典型在全区通报。

  三是带案直办,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针对历史遗留疑难问题,由区级领导或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案督办。今年以来,共实施带案直办8件次,如X企业职工反映的“社保补缴历史遗留问题”,由区人社局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专班,查阅档案1300余份,协调企业、社保机构等多方协商,最终为127名职工解决了补缴难题,涉及金额380余万元。

  四是书面督办,以正式文书压实责任。对办理进度滞后或整改不到位的事项,发出书面督办函,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今年已发出书面督办函4件,如针对X区某物业公司“小区电梯维保不及时”问题,区住建局向其发出书面督办函后,该公司在3日内完成了全部23部电梯的检修,更换零部件56个,并建立了每周巡检制度。

  五是短信推办,实现办理进度实时告知。通过短信平台向诉求人推送事项办理节点信息,包括受理通知、办结反馈等,今年已发送短信推办2300余条。如X先生反映的“房产证办理逾期”问题,在每个办理环节(资料审核、税费缴纳、制证)完成时,都收到了短信提醒,全程知晓办理进度,最终该事项比承诺时限提前2个工作日办结,X先生专门致电感谢。

  六是曝光促办,借助y论监督倒逼落实。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事项,在区级媒体或内部通报中曝光。今年已实施曝光促办2件次,如镇村“污水管网堵塞”问题曝光后,该镇在48小时内启动应急抢修,3天内完成管网改造,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形成了“曝光一件、整改一片”的震慑效应。

  (二)建立质效评估体系,以数据驱动办理水平提升

  一是构建“办理时长+满意度+解决率”三维评价指标。今年以来,全区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2.78天,较去年缩短1.5天;经抽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93.6%,较去年提升8.2个百分点;诉求解决率达89.7%,较去年提升5.3个百分点。以X街道为例,通过优化流程,其“12345热线”诉求平均办理时长从3.5天压缩至2.1天,满意度从85%提升至95%,在季度考核中连续两次位列全区第一。

  二是建立“周通报、月排名、季考核”机制。每周通报各部门诉求办理情况,每月进行排名公示,每季度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今年第二季度,X镇、X街道因办理质效突出,分别获得考核加分3分、2分;X部门因办理超时3件、满意度低于80%,被扣除考核分1分,并在全区通报批评。这种“奖优罚劣”的机制,有效激发了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研判,推动治理职能向源头防控与系统治理转变

  (一)深化数据赋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

  一是建立诉求数据动态分析模型,每周梳理区域性、全局性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分析1.2万余件诉求数据,发现了3类突出问题:夏季(6-8月)空调安装维修诉求占比达18%,老旧小区管道堵塞诉求集中在片区,农忙季节农田灌溉设施故障诉求占比上升至12%。针对这些规律,提前采取了三项措施:协调家空调企业组建应急维修队伍,在片区开展管道集中清淤行动,组织农业部门对个村的灌溉设备进行预检预修,使相关诉求量分别下降35%、42%、28%。

  二是建立“诉求热点地图”,直观呈现问题分布。通过GIS系统标注诉求发生地点,发现商圈周边“停车难”、学校附近“交通拥堵”、市场周边“环境卫生差”等高频问题聚集区。据此,投资500万元在商圈新建立体停车场(车位300个),在学校周边划定限时停车区域,对市场周边实施“门前三包”精细化管理,使三大区域的诉求量环比分别下降65%、58%、72%。

  (二)创新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

  一是邀请区领导走进热线,解决深层次_机制问题。今年以来,3位区级领导先后走进区民生热线受理中心,直面群众诉求。如、副区长同志在接听热线时,接到工业园区职工反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