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非煤矿山安全服务监督管理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当前我市非煤矿山行业安全服务管理形势,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行业安全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明确工作要求,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切实加强对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安全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作用,推动全市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及业务科室同志,在襄开展非煤矿山行业安全服务的各类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非煤矿山企业代表。刚才,市应急管理局相关科室对《通知》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部分安全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好相关要求。下面,结合我市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服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煤矿山行业作为 ……略…… 主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明确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非煤矿山安全服务监督管理各项任务
(一)严格实行安全服务机构登记备案管理
一是明确备案范围和要求。《通知》明确规定,凡在我市开展非煤矿山行业安全服务的各类机构,包括安全评价机构、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安全技术咨询机构等,都应当及时在辖区应急管理部门备案。备案时,需提交机构资质证书、人员资质证明、服务范围、业绩情况等相关材料,确保机构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家安全服务机构完成备案,但仍有家机构尚未履行备案手续。各县(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在202x年月日前,完成对未备案机构的排查和通知工作,确保应备尽备。
二是加强备案审核把关。应急管理部门要对备案材料进行严格审核,重点核查机构资质是否合法有效、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服务范围是否与实际相符等。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机构,一律不予备案,并告知其原因和整改要求。在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禁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例如,X县应急管理局在审核某安全评价机构备案材料时,发现其部分评价人员资质证书已过期,立即要求该机构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予以备案,确保了备案机构的质量。
三是建立备案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应急管理部门要建立安全服务机构备案信息库,及时更新机构的基本信息、服务业绩、违规记录等内容,实现对机构的动态监管。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如与市场监管部门共享机构注册登记信息,与行业协会共享机构信用评价信息等,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向社会公布备案机构名单,方便企业选择优质的安全服务机构,也便于社会监督。
(二)严格落实安全服务机构事中监管
一是加强服务过程监督检查。应急管理部门要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全服务机构的服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机构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开展服务,是否如实记录过程控制、现场勘验情况,是否保留现场图像影像等资料。在202x年上半年的检查中,发现X家机构存在服务过程记录不完整、现场勘验不细致的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服务过程规范、真实、有效。
二是强化服务质量考核评估。制定安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考核评估办法,从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对机构进行综合评价。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考核评估,邀请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参与评价工作,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对考核评估优秀的机构,在政策扶持、项目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我市开展安全服务业务;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在我市从事相关业务。例如,市应急管理局在202x年的考核评估中,对家服务质量差的机构进行了处理,有效提升了安全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三是建立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企业在接受安全服务过程中,如发现安全服务机构存在违规行为或服务质量问题,可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反馈。应急管理部门接到反馈后,要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对属实的问题,责令机构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企业。同时,要建立问题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多次被投诉且整改不力的机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三)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
一是明确“黑名单”认定标准。《通知》对安全服务机构纳入“黑名单”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出具虚假报告、严重违反服务合同约定等。应急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认定,确保“黑名单”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例如,X市某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在202x年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被纳入“黑名单”,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二是规范“黑名单”管理程序。建立“黑名单”信息采集、审核、公示、报送等管理制度,确保程序规范。对拟纳入“黑名单”的机构,要进行充分调查核实,听取机构的陈述和申辩;经审核确认后,在网站等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X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正式纳入“黑名单”,并报送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同时,要及时更新“黑名单”信息,对整改到位、符合条件的机构,按程序将其从“黑名单”中移出。
三是强化“黑名单”联合惩戒。加强与发改、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的协作,对纳入“黑名单”的安全服务机构实施联合惩戒。在市场准入、项目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对其进行限制,让违法违规机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通过联合惩戒,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促使安全服务机构规范自身行为,诚信经营。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非煤矿山安全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