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特困供养人员幸福供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特困供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特困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推动幸福供养工作走深走实。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分管负责同志、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分管领导和社会救助机构负责人,刚才,X区、X街道、X镇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既有工作成效的总结,也有问题短板的剖析,更有下一步的推进举措,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对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特困供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特困供养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特困人员作为社会最困难、最脆弱的_,其 ……略…… 高至元,农村从每月元提高至元,增幅分别达到X%和X%。2025年,计划再将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X%,达到每月元,预计惠及万名农村特困人员。二是落实分类施保政策。对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按照供养标准的X%发放照料护理补贴,目前全市共有人享受此项政策,月发放补贴万元。以区为例,镇村的爹爹因瘫痪在床,每月可领取供养金元和护理补贴元,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三是保障物资供应充足。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都会开展“送温暖”活动,202x年累计发放大米吨、食用油万升、棉被床等物资,价值总计万元,确保特困人员节日期间生活有保障。
(二)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一是实施居住环境改善工程。202x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万元,对户特困人员居住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包括屋顶防水、墙体粉刷、地面硬化等项目。如区街道社区的奶奶家,原住房屋顶漏水严重,经改造后不仅解决了漏水问题,还新增了卫生间设施,老人激动地说:“现在下雨再也不用担心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二是推进适老化改造。针对高龄、失能特困人员,202x年投入万元为户家庭安装了扶手、防滑地砖、智能呼叫设备等适老化设施,其中县镇村的爷爷家安装智能水表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数据监测其用水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上门查看,有效保障了老人的安全。三是加强用电用气安全管理。今年完成户特困家庭用电线路维修改造,为户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器、自闭阀等“三件套”,截至目前,全市特困家庭用电用气事故发生率较去年下降X%,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三、压实工作责任,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格局
(一)市级统筹,强化_
市民政局牵头成立特困供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市特困供养人员幸福供养三年行动计划(202x—2026年)》,明确每年重点任务。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202x年以来召开调度会次,印发通报期,对工作推进缓慢的个区进行约谈。同时,整合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例如,联合卫健部门为全市特困人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开展次免费体检,202x年累计体检人次,检出慢性病患者人,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二)区级落实,抓好组织实施
各将特困供养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区为例,设立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和服务提升,202x年为名因突发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特困人员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特困人员动态信息,确保救助及时、退出精准。今年以来,通过平台核查出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退出供养范围,同时新增纳入户,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三)乡镇(街道)抓细,夯实基层基础
各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特困供养工作,每个村(社区)配备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全市共有协理员人,实现服务全覆盖。建立定期走访制度,要求协理员每月至少走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次,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万人次,收集并解决问题个。如镇社会救助协理员在走访中发现村爹爹家中电视信号中断,当天就联系广电部门上门维修,让老人及时看上了电视,这种“零距离”服务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加强第三方评估,提升工作专业性
委托家专业机构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