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街道(乡镇)主要负责人、区城管局、环保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社区、物业和企业代表。刚才,X街道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全区上下紧扣“三精”工作理念,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以X区为例,通过强化精细分类、精准投放、精致环境的“三精”工作法,结合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逐步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截至202x年第三季度,全区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87个,覆盖居民12.6万户,设置智能环保驿站154座,配备专职督导员328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38.6%,较去年同期增长12.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力度。
在精细分类方面,区垃圾分类宣讲团联合社区、 ……略…… 问卷调查显示,28.7%的居民表示“分类知识不足”,15.6%的居民认为“投放不便”,反映出宣传引导的精准性、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仍需提升。
在处理能力方面,我区现有厨余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吨,随着分类覆盖率提升,预计202x年厨余垃圾日产量将达280吨,存在80吨的处理缺口。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规模偏小,年分拣能力仅5万吨,难以满足全区日益增长的回收需求。从长效机制看,部分单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如X小区环保驿站因运维经费不足,智能设备故障率达31%,影响居民使用体验。督导员队伍稳定性不足,月流失率达15%,导致部分小区出现“督导断档”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挑战。主城区X街道、街道已实现示范小区全覆盖,而镇、X乡等农村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分类设施覆盖率不足10%。农村地区存在“垃圾混投、随意倾倒”现象,据环保部门监测,农村生活垃圾对周边水体、土壤的污染投诉较去年增加27%。这些问题亟需我们以系统思维、务实举措加以解决,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从“试点示范”向“全域覆盖”转型。
三、强化举措,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质效
(一)聚焦精细分类,构建全域覆盖的分类体系
一是扩大设施建设覆盖面。202x年计划投入1.2亿元,新建智能环保驿站200座,实现全区居民小区分类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重点向X镇、乡等农村地区倾斜,按照“每村1站”标准建设村级分类站点87个,配备分类收集车45辆。在工业园区、X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区域,建设大型智能分类投放点12处,满足商业办公场景的分类需求。
二是深化精准宣传引导。组建由城管、环保、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区级宣讲团,开发“垃圾分类微课堂”系列课程,202x年计划开展宣讲活动200场,覆盖企业、学校、社区等各类主体。针对不同_特点,制作老年人易懂的图文手册、青少年喜爱的动画视频、上班族便捷的手机小程序等多元化宣传物料。在X社区试点“分类明白人”培育计划,每栋楼选拔1名居民担任分类宣传员,形成“楼栋带动单元、单元带动小区”的宣传网络。
三是完善分类标准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细化可回收物、厨余垃圾、_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指引,特别针对快递包装、废旧电器、园林绿化垃圾等特殊品类,制定专项分类指南。在X超市、X市场等场所试点“净菜上市”“裸装销售”,从源头减少包装垃圾,预计可使超市厨余垃圾减少15%、其他垃圾减少20%。
(二)紧扣精准投放,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强化督导队伍建设。实施“督导员专业化工程”,202x年计划招募督导员500名,统一纳入区环卫中心管理,落实“基本工资+绩效奖励”薪酬制度,将分类准确率与绩效挂钩。建立督导员培训基地,开展每月1次的技能提升培训,内容涵盖分类知识、设备操作、应急处理等。在X街道试点“督导员星级评定”,对五星级督导员给予岗位津贴上浮20%的奖励,提升队伍稳定性。
二是推进“智慧分类”建设。投入800万元升级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智能驿站、运输车辆、处理设施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居民发放智能分类卡,记录投放时间、品类、重量等信息,形成个人分类信用档案。在X小区试点“AI督导”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不规范投放行为并自动提醒,预计可使督导人力成本降低30%,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
三是规范分类收运处置。优化收运路线规划,建立“定时定点收运+预约上门收运”相结合的模式,对厨余垃圾实行“每日两收”,可回收物实行“按需收运”。扩建厨余垃圾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厌氧发酵设备,202x年底前实现厨余垃圾全量处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大型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年分拣能力提升至10万吨,重点培育废纸、塑料、金属等再生资源产业链。
(三)着眼精致环境,打造共建共治的生态格局
一是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分类达标小区”“分类示范家庭”三级联创,202x年力争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社区5个、市级示范小区30个。在社区推广“契约式”志愿服务经验,全区建立“时间银行”站点50个,预计吸引2万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联合高校开展“垃圾分类创意设计大赛”,征集设施美化、宣传创意等方案,提升分类设施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二是完善积分激励机制。优化“分类积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