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01 16:03:09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分析当前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田基础设施升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乡镇代表以及种粮大户代表等。刚才,X县农业农村局作了汇报发言,介绍了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验做法,讲得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农田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以县为例,201x年至今累计投入1.3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2万亩,涉及10个乡镇(街道)106个行 ……略…… 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土地肥力持续提升,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一)科学规划布局,确保建设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结合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重点在粮食主产区、产能提升潜力区布局项目。各区县要在明年春耕前完成新一轮建设规划编制,明确未来三年建设目标:到2027年,全市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其中区、县等粮食主产区域要承担不少于60%的建设任务。规划编制要注重与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规划衔接,比如县在202x年项目中,同步改建田间道路2680余米、平整土方10600立方米,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布局,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同时,要建立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对撂荒地、低洼田等优先纳入改造范围,像镇X农场的低洼田改造案例,就是通过精准摸排需求,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严把建设质量,强化工程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生命线。要建立“监管、监理把控、群众监督”的三级质量_体系:层面,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住建、水利等部门制定建设标准细则,对混凝土强度、水渠坡度等技术指标作出明确规定;监理单位要全程跟踪施工,对每一道工序进行验收,杜绝“豆腐渣”工程;群众层面,可聘请当地村民作为义务监督员,比如乡村在水渠建设中,组织5名村民代表参与模板搭建、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监督,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要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度,防止“人情工程”“关系工程”,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施工单位,要列入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202x年,X县在项目验收中发现2处田间道路厚度不达标,当即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并处以合同金额5%的罚款,这种严抓质量的态度必须坚持。

  (三)完善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重建设、轻管护”是以往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要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集体所有的农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的,由经营者负责。县探索出的“购买服务+专业队伍管护”模式值得借鉴,他们每年从项目资金中提取5%作为管护经费,聘请专业团队对排灌设施、田间道路等进行定期维护,201x年以来建成的7.2万亩农田,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要建立管护考核机制,将管护成效纳入乡镇绩效考核,对管护不到位的,扣减下一年度项目资金。比如镇因202x年管护不力,导致3处水渠堵塞,202x年项目资金被核减10%,这种奖惩分明的机制有效调动了基层管护积极性。

  三、强化保障措施,凝聚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强化_。成立由我任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配合抓”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乡镇,比如X县将7.2万亩建设任务分解为201x-202x年五个年度计划,每年明确1.4万亩的建设目标,确保按期完成。同时,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各区县每月汇报进展情况,对进度滞后的地区进行约谈督促。202x年,X区因项目进度滞后15%,被约谈后,通过增加施工队伍、延长作业时间,在三个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