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生态环境分区_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01 16:03:20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生态环境分区_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环境分区_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生态文明思想,总结全市生态环境分区_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衔接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分区_精细化实施任务,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分管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园区管委会代表以及企业界代表等。刚才,X区生态环境局作了汇报发言,详细介绍了当地在环境_单元优化、项目准入把关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讲得很扎实、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对照学,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分区_的战略意义

  (一)生态环境分区_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_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市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拥有自然保护区、湿 ……略…… 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_模式,相较于传统监管效率提升X%以上,为全国生态环境分区_提供了X经验。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推进生态环境分区_提质增效

  (一)完善分区_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基础。

  1.优化_单元动态调整机制。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更新,对全市193个_单元开展年度评估。县在202x年评估中发现河流域_单元因周边城镇化发展,生态敏感度上升,及时将其从一般_区调整为重点_区,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_要求,这种动态优化机制必须在全市推广。各区县要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首轮_单元优化,重点关注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确保_边界与生态功能区高度契合。

  2.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生态环境分区_不是生态环境部门的“独角戏”,需要自然资源、发改、工信等部门深度融合。市生态环境局已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202x年联合审批项目时,自然资源部门提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工信部门提供产业政策指引,共同否决了个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高耗能项目。下一步,要建立“月调度、季会商”机制,各部门需在项目预审阶段同步推送规划、产业、环保等数据,如园区在引进锂电池项目时,通过多部门数据比对,确认其符合清洁能源产业定位且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仅用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准入审批,效率提升50%。

  (二)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守牢生态保护红线。

  1.构建全链条项目预审机制。对新上项目实行“三级预审”:乡镇(街道)初审项目选址是否符合_单元要求,区县生态环境部门审核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市级部门联审是否符合全市产业布局。区在审核某造纸项目时,通过三级预审发现其COD排放浓度虽达标,但总量超过_单元限值,最终要求企业实施深度治理,COD排放总量削减%后才准予落地。202x年全市通过该机制拦截个高风险项目,避免了万吨污染物排放。

  2.建立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根据不同_单元特点,制定差异化准入负面清单。在生态保护红线区,严禁一切工业开发项目;在重点_区,禁止新增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工业园区对照清单,将原来规划的个化工项目调整为个高端新材料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各区县要在年底前完成负面清单编制,经专家论证后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三)强化数字化监管,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1.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在现有福建省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基础上,开发市特色应用模块,增加实时监测、预警溯源等功能。县试点安装的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实时接入平台,当河某断面氨氮指标连续3天超标时,平台自动定位污染源为上游企业,人员小时内到达现场查处,这种“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模式,使污染事件响应时间缩短X%。

  2.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对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污染物排放数据“分钟级”传输。集团通过安装VOCs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显示治理设施运行状态,202x年因系统报警及时发现活性炭吸附装置故障,避免了公斤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到2025年底,全市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率要达到100%,实现监管无死角。

  三、强化保障措施,凝聚生态环境分区_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环境分区_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也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市级统筹、区县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将分区_实施情况纳入区县政领导班子绩效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