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深化医育融合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01 16:03:37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化医育融合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医育融合”工作成效,分析当前托育服务发展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X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X卫健部门主要负责同志、X托育机构代表以及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刚才,区和托育机构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全面总结了医育融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全市医育融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医育融合,筑牢婴幼儿健康成长基础

  (一)完善机制建设,构建医育融合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主导、部门协同、医育联动”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9家医院与64家托育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形成了覆盖个县(市、区)的医育融合服务网络。以区为例,该区12家完成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全部与妇 ……略…… 与医疗机构签约,签约率不足X%,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服务能力看,部分偏远地区托育机构缺乏专业医疗指导,乡托育点甚至未开展过婴幼儿健康体检,健康管理覆盖率为零。在人才队伍方面,全市69名健康管理员中,具备儿童保健高级职称的仅人,占比%,难以满足托育机构专业化指导需求。

  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医育融合深化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25年全市用于医育融合的专项经费仅万元,人均不足元,导致部分托育机构无力购买专业医疗服务。如区普惠托育园因资金短缺,无法为婴幼儿开展全面的实验室检测,只能进行基础体格检查,健康评估的全面性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逐一破解发展瓶颈,为医育融合提质增效扫清障碍。

  (二)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供给效能

  针对医育融合中的难点问题,我们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供给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在机制创新方面,可借鉴区“1+N”医育联合体模式(1家医院带动N家托育机构),由医院牵头,联合家托育机构成立医育融合联盟,实现医疗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联盟试点中,医院为联盟内托育机构提供“三优先”服务(优先预约体检、优先专家会诊、优先应急救治),使联盟内托育机构的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家长投诉率下降X%。

  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医育双师”培训体系,每年组织健康管理员、托育机构负责人参加儿童保健、早期教育等专业培训期,计划2025年培训人次。市已率先开展“医育融合师资培训基地”建设,联合医学院开设婴幼儿健康照护课程,培养兼具医学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X名,为医育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撑。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服务团队的专业素养,确保医育融合服务高质量推进。

  三、突出目标引领,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升级

  (一)锚定全覆盖目标,夯实医育融合基础

  根据国家和省上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力争年内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全覆盖”,这是当前医育融合工作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签约进度,特别是签约率低于%的县(市、区),要在月底前完成至少X家托育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签约工作。X卫健委要建立签约进度周通报制度,对工作滞后的地区进行重点督导,确保年底前全市所有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都能纳入医育融合服务体系。

  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要注重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制定《市医育融合服务规范》,明确健康检查、卫生保健、疾病防控等大类项服务标准,如规定婴幼儿健康体检每季度不少于次,视力筛查每半年不少于次等。区已先行试点该规范,通过标准化服务使托育中心的健康管理达标率从%提升至X%,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我们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医育融合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切实提升服务质量。

  (二)培育特色品牌,打造医育融合标杆

  在实现全覆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医育融合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服务模式,如县可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打造“中医+托育”特色品牌,在X家托育机构推广中医保健技术,建立“中药香囊防感”“小儿推拿助长”等特色服务项目。区则可深化“医教结合”模式,在托育中心试点“健康评估+早期发展指导”一体化服务,通过医学专业评估为婴幼儿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促进其认知、语言、运动等领域全面发展。

  要加强品牌项目的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医育融合示范园”评选、经验交流研讨会等方式,推广先进经验。计划2025年下半年召开全市医育融合现场推进会,观摩托育中心等标杆机构,分享其在健康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利用电视台、微信等媒体平台,开设“医育融合进行时”专栏,宣传名优秀健康管理员、X个示范托育机构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医育融合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托育服务向“幼有善育”目标迈进。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压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