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五位一体”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区探索实施“引领+产业推动+文明提升+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工作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构建乡村振兴“立体矩阵”,推动全区乡村全面振兴向更高水平迈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区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政主要领导,以及各村支部代表。刚才,X镇、村和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讲得都非常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模式的重大意义
(一)“五位一体”模式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渭滨区探索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从、产业 ……略…… ,邀请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开展专题授课10场次,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建立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对考核优秀的村干部给予奖励,对不胜任的及时调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工作载体。推广“+产业”“+网格”等模式,在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链上建立组织,发挥员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例如,在晁峪河乡村旅游综合体成立联合支部,统筹协调景区建设、运营和管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二)壮大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一是做优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加大对李家槽玫瑰、厥湾油桃等现有品牌的扶持力度,投入500万元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开发玫瑰精油、桃脯等特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力争新增注册商标10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业品牌2个。二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加快晁峪河、清姜河、茵香河3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2025年计划投资2亿元,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民宿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事体验、研学旅行等新业态。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削薄培强”行动,设立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通过入股企业、发展物业经济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到2025年,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益超过50万元,50%的村收益突破100万元。
(三)提升文明水平,培育乡村振兴精神内核
一是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在现有44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基础上,2025年新建5个高标准实践中心,配备专业文化设施,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加强红色宣讲队建设,吸纳优秀教师、退休干部等加入,开展的理论、政策法规宣讲活动400场次以上。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渭滨好人”等评选活动,2025年评选先进典型200个以上,通过宣传栏、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俗表演、书法绘画展览等特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运行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行为进行约束。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新风尚,2025年力争实现移风易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优化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智慧治理体系。加大对线上智慧村务服务信息平台的投入,2025年投入300万元升级系统功能,实现村务公开、事项办理、矛盾调解等业务“一网通办”。扩大“+网格+N”模式覆盖范围,将网格细化到自然村,配备专职网格员,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进村入户开展法律知识讲座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加强村级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为每个村配备2名以上法律顾问,全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少于1000人次。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三是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力量,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2025年,力争将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整治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生态家园
一是深化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每个村配备5-10名专职保洁员,购置垃圾清运车等设备,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25年,计划投入800万元,对农村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美丽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镇的创建力度,2025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市级5个。推广高家镇高家村“五美庭院”建设经验,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新增区级示范户300户、市级100户。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植树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