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治超攻坚行动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交通运输领域超限治理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护航2025”治超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确保治超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根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领导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重点源头装载企业代表。刚才,X区、县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警大队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提出的措施也具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对照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治超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治超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治超工作是守护交通安全的必然要求
交通运输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超限运输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给人 ……略…… 法+公安交警+属地”的联动机制,实现情报实时互通、勤务无缝衔接。自4月1日“护航2025”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成立个联合组,累计出动人员人次,检查货运车辆万辆次,查处超限车辆辆,其中“百吨王”辆,卸载货物万吨,形成了强大震慑。以清明节期间为例,市交通运输综合支队联合公安交警大队、超限运输检测站,在G244至段开展定点巡查,4月6日当天就查获超限车辆辆,其中超限率100%以上的“百吨王”辆,单车载重最高达吨,远超核定载重吨的标准。这种跨部门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单打独斗”效率低的问题,让超限车辆无处遁形。
2.创新方式方法
采取跨区域交叉、“零点行动”“周末突击”等灵活方式,打破地域保护和人情干扰。例如,县与区建立了跨区域协作机制,每月组织2次交叉,由县人员到区辖区开展检查,区人员到县辖区开展检查,截至目前,已通过这种方式查处本地“熟面孔”超限车辆辆。同时,针对部分司机利用夜间和节假日躲避检查的情况,全市统一部署“零点行动”,在4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累计开展夜间行动次,查获夜间超限车辆X辆,占同期查获总量的28%。实践证明,灵活多变的方式能够有效应对超限运输的隐蔽性和流动性特点,提升效能。
(二)严管源头装载,从根本上遏制超限行为
1.强化源头企业监管
对全市家重点货源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落实“源头治超责任制”,明确企业负责人为治超第一责任人。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每月对源头企业开展不少于2次的突击检查,重点检查装载台账、过磅记录、出场车辆称重情况等。截至目前,已对家违规装载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家拒不整改的企业依法处以万元罚款,并纳入失信名单。如采石场因多次为货车超标准装载石料,被处以万元罚款,企业信用等级降为D级,银行贷款额度也随之降低,这一处罚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促使其他企业纷纷加强自律。
2.推广科技治超手段
在重点源头企业、货运通道安装智能称重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装载、称重、出场全程信息化监管。目前,全市已有家源头企业完成智能监管系统安装,系统运行以来,这些企业的超限出场车辆数量同比下降75%。以煤矿为例,安装智能系统后,每辆货车出场前必须经过自动称重,一旦超过核定载重,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拒绝放行,同时将信息实时传输至交通运输部门监管平台。今年4月,该煤矿通过系统自动拦截超限车辆X辆,有效杜绝了源头超限问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治超工作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三、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治超任务落地见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
各县(区)要将治超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责、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各县(区)要参照市级模式,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到部门、到岗位。例如,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县划分为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副县长包联,乡镇长为片区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4月份该县超限率较3月份下降了1.2个百分点,成效显著。
(二)加强督查考核,严肃追责问责
建立治超工作督查考核机制,由督查室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对各县(区)、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访。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问责。今年4月,督查室对县、区治超工作进行暗访时,发现镇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