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铝镁基新材料综合利用工业试验项目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总结项目前期筹备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建设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人民市长、副市长X,有色金属研究院、董事长,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代表等。刚才,X、市发改委、项目承建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到位、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项目推进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项目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顺应国家战略导向,抢占新材料产业制高点
一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镁基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镁基新材料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我市中铝镁基新材料项目作为省重点工业试验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镁基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其研发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用镁基新材料等产品,可广泛 ……略…… )强化要素保障,筑牢项目建设基础
一是加快土地报批,确保用地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成立项目用地服务专班,在月底前完成亩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和挂牌工作,同步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确保“拿地即开工”。要做好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补偿工作,落实补偿资金万元,新建安置小区个,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确保户拆迁群众如期入住。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市财政局要牵头组建项目融资专班,争取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亿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亿元,同时协调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银团贷款亿元。鼓励投资集团以“股权投资+债券融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设立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项目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加强人才招引,强化智力支撑。组织部要制定“镁基新材料人才专项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名,给予最高万元安家费和万元科研启动资金。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镁基材料”专业,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人,满足项目生产运营需求。
(二)优化建设流程,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一是倒排工期节点,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分为个阶段、个关键节点,明确每个节点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如年月底前完成场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年月底前完成主体厂房施工,年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年月正式投产。市发改委要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每月发布进度通报,对滞后节点及时预警督办。二是创新建设模式,推行EPC总承包。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选择具有甲级资质的建设集团作为总承包单位,确保设计、施工无缝衔接。建立BIM技术应用平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和进度模拟,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处,缩短工期天。三是严格质量_,打造精品工程。成立由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有色金属研究院专家组成的质量监督组,对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重点监控钢结构焊接质量、设备安装精度等个关键指标,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X%,争创“X杯”优质工程奖。
三、深化协同合作,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一)加强政企银研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政企协同。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土地保障、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个专项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名市级领导牵头,每周深入项目现场办公。要派驻项目专员名,全过程协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协调解决水、电、气等配套问题。二是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大学共建“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投入万元购置扫描电镜、疲劳试验机等先进设备台(套),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设立万元产学研合作基金,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镁合金腐蚀防护”“镁基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等项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年内突破项“卡脖子”技术。三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发展。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新材料贷”“科技保险”等专属产品,为项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市财政出资亿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金融机构支持新材料企业的不良贷款给予X%的补偿,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
(二)拓展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一是围绕项目招引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制定《市镁基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引进镁合金压铸、表面处理、零部件加工等配套企业家。市商务局要组建支专业招商团队,分赴、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年内引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家,形成“原镁生产—合金制备—零部件加工—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二是培育本地配套企业,提升协作能力。筛选家本地冶金、机械加工企业,纳入“镁基新材料产业协作配套目录”,给予技术改造补贴、市场开拓奖励等政策支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投入万元改造生产线,具备镁合金零部件年加工万件的能力,下一步要引导其与项目建设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本地配套率至X%以上。三是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市镁基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检测认证、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规划建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X万平方米研发办公楼,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中心等生活设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业园区。
四、守牢安全底线,确保项目行稳致远
(一)压实安全责任,防范施工风险
一是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