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精神,全面总结我市前期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情况,结合全国小麦条锈病专家在我市考察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分析当前小麦条锈病发生形势,明确下一阶段防控工作重点和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科研单位及广大农户,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市小麦生产安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植保站站长,市农科院、相关农业院校专家代表,以及部分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刚才,X县农业农村局、市植保站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深刻把握小麦条锈病防控重要性
(一)小麦条锈病的严重危害
小麦条锈病作为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国家一类农作物病害,是典型的大区流行性病害,其危害不容小觑。条锈病一旦大面积爆发,会严重破坏小 ……略…… 观分析前期防控工作情况
(一)前期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在监测预警方面,市、县、乡三级植保部门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设立监测点200余个,安排专人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病情发生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渠道,发布小麦条锈病预警信息50余期,覆盖农户10万余户,为及时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在X县,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提前做好防控准备,有效控制了病情的扩散。
在防控措施落实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工作。全市累计投入防控资金800万元,购置农药150吨、植保机械20xx台(套)。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50支,开展统防统治面积20万亩;发动农户开展群防群治,防治面积达50万亩。同时,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开展农药质量专项检查30次,查处违规销售农药案件8起,确保了防控用药质量安全。
在技术指导与培训方面,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培训班120场次,培训农户1.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通过现场示范、技术讲解等方式,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药,提高了农户的防控技术水平。
(二)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县(市、区)对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防控工作部署不及时、落实不到位。在督查中发现,有3个县(市、区)未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导致病情在局部区域蔓延。二是防控物资储备不足。部分地区农药、植保机械等防控物资储备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大面积防控需求。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由于交通不便,物资调配不及时,影响了防控工作的时效性。三是技术推广不够深入。虽然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但仍有部分农户对防控技术掌握不熟练,存在用药不当、施药时间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防控效果不理想。四是部门协作有待加强。在防控工作中,农业、科研、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未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下一阶段防控工作
(一)推行源头治理,摸清病原菌来源
一是加强菌源调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小麦条锈病病原菌源头调查工作。重点调查我市小麦种植区域内的自生麦苗生长情况、感染条锈病情况,以及小麦条锈病转主寄主小檗的分布区域、数量等。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全市范围内的菌源调查工作,建立详细的菌源档案,为准确分析病原菌来源提供依据。二是做好源头防控。对调查发现的病原菌源头区域,采取铲除自生麦苗、清除小檗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病原菌数量。同时,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能力。
(二)强化协调统筹,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小麦条锈病防控协同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周边市(州)的沟通协作,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二是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防控技术指导、物资调配、监督检查等工作;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负责开展病原菌研究、防控技术研发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保障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宣传部门负责做好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提前做足功课,提升防控工作能力
一是完善基础数据。全面收集整理我市小麦种植区域、种植面积、种植模式、种植品种、收种时间等基础数据,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变化,为科学预测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加强物资储备。加大防控物资储备力度,按照满足120%防控需求的标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