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市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提升工作的推进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系统部署下一阶段整治提升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推动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新突破,切实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等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全市各农贸市场开办方代表和经营户代表。刚才,X、X市场监管局、X农贸市场开办方负责同志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既总结了成功经验,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务必对照要求、狠抓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贸市场整治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农贸市场整治提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领域。我市现有农贸市场19家,覆盖城乡居民超过120万人,日均人流量达8万人次,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千家万户的餐桌需求,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回想整治前,部分农贸市场存在摊位摆放杂乱无章、地面污水横流、异味弥漫的现象,群众购物体验差,投诉举报频繁。以X农贸市场为例,整治前群众投诉量每月平均达23起,主要集中在环境 ……略…… 作。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市商务局牵头制定了《X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商务系统文明城市创建攻坚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等7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整治提升的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同时,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形成部门协同机制。市商务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组成联合督导指导组,对城区农贸市场开展拉网式常态化明查暗访,累计开展督导检查8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32个。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了整治提升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市场硬件设施
一是推进商超化改造升级。按照“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我市投入资金1.2亿元,对X农贸市场、X农贸市场、惠民配送中心、便民市场等4家市场进行了商超化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市场面貌焕然一新,不仅配备了空调、自动扶梯、智能监控等现代化设施,还实现了划行归市、分区经营,购物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以农贸市场为例,改造后市场内设置了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等8个功能区,每个摊位都配备了统一的货架、电子秤和照明设备,市场整体形象和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农贸市场、X农产品批发市场、X农产品批发市场等15家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提升,累计投入资金8600万元。其中,X中心市场投入56万元对市场功能分区、商品货架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X便民市场对PVC贴面板吊顶、照明、墙面石塑板等进行更新,购置智能显示屏、智能扫地机等设备,统一制作了摊位扫码牌。通过这些改造,市场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三)注重规范管理,着力提升市场经营秩序
一是加强经营行为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对农贸市场经营户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短斤少两、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检查45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2起,罚款金额15.6万元,有力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同时,在各农贸市场推行“明码标价”制度,要求经营户对商品价格进行公示,让群众购物更放心。二是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市城市管理局联合交警部门,对农贸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在市场周边划定停车位800余个,设置交通标志标线120处,安排专人进行疏导管理。通过整治,农贸市场周边车辆停放秩序明显好转,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各农贸市场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实行“一日两清扫、一周大清洗”的保洁制度,确保市场环境卫生整洁。同时,加大对市场内垃圾清运的管理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据统计,整治后各农贸市场垃圾清运量比整治前增加了30%,但市场环境卫生却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正视问题短板,清醒认识农贸市场整治提升的薄弱环节
(一)部分市场基础设施仍存在明显短板
虽然我市大部分农贸市场经过整治提升后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仍有少数市场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如X农贸市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市场内管道老化、线路混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贸市场由于建设标准低,通风采光条件差,尤其是在夏季,市场内闷热潮湿,影响购物体验。据统计,目前我市仍有3家农贸市场未进行系统性改造,占总数的15.8%,这些市场的给排水系统、消防设施、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亟待改造提升。,部分市场的功能分区不够合理,存在生熟不分、干湿混杂的现象,如农贸市场的肉类区与蔬菜区相邻,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二)市场管理水平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一是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知识和经验,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管理的要求。如X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对市场内的智能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导致设备闲置浪费,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各农贸市场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的现象。例如,有的市场对经营户的卫生责任区落实情况检查不严格,导致摊位周边卫生不达标;有的市场对车辆进入管理松散,造成市场内通道堵塞。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除了几家商超化改造的市场外,大多数农贸市场尚未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市场内的交易数据、商户信息、商品溯源等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难以满足群众对食品安全和购物便捷的需求。
(三)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
一是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在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过程中,虽然各部门之间开展了联合,但在日常管理中,还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如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管理,涉及城管、交警、商务等多个部门,有时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市场开办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市场开办方重收费、轻管理,对市场内的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问题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主体管理作用。如X农贸市场的开办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擅自增加摊位数量,导致市场内通道狭窄,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目前,群众参与农贸市场管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对市场管理的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虽然有些市场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但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反馈不够及时,影响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四、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农贸市场整治提升的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整治提升方案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