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X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x-2027年)实施方案》,总结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的分管同志,以及部分乡镇、村代表。刚才,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情况,X县、X区分别就本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务实、很有借鉴意义,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更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
(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乡村振兴正是实现这一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只有让农村发展起来、农民富裕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达23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8%,农村地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2%,乡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202x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00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2%,比城市低15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师资缺口达1200人,农村医疗床位数每千人仅为2.3张,低于城市的5.8张。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 ……略…… 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202x年,全市乡村产业总产值达850亿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0元,同比增长9%,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在特色种养方面,县的优质水果产业规模达15万亩,年产值18亿元;区的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量60万吨,供应周边多个城市。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10家,加工转化率达65%,比202x年提高8个百分点,如镇的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粮食50万吨,产值15亿元。在乡村旅游方面,打造了村、X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5亿元。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202x年以来,全市累计改造农村户厕2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50处,覆盖行政村比例达65%。同时,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房前屋后杂物、村内沟渠淤泥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例如,X村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危旧房屋30间,修建休闲广场2个,种植绿化树木1000棵,村庄环境变得整洁优美,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我们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交通方面,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90%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在水利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1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4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在电力通信方面,实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覆盖,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8%;农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5G网络覆盖80%的行政村。在公共服务方面,推进城乡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学校50所,新增学位800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30所,新增医疗床位500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0%,比202x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四是乡村治理不断加强,乡风文明持续向好。我们坚持引领乡村治理,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市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组织领导的村(居)民委员会,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组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60%。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每个村都配备了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860个,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000场次,引导农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例如,X村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突出,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竞争力有待提升。虽然我市乡村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特色种养业大多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深加工不足,如X县的水果产业,深加工产品仅占总产量的20%,大部分以鲜果形式销售,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仅30个,市场认可度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产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盲目跟风发展同一产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如部分乡镇都发展食用菌种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影响了农民收益。
二是农村人才短缺,支撑作用不足。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但我市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存在“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据统计,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达6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知识化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农村急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严重不足,全市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仅1.2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仅15%,远低于城市的35%。虽然我们出台了一些人才引进政策,但由于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等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如X镇曾引进5名农业技术人才,不到两年就流失了3名。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虽然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一定改善,但与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道路等级较低,晴通雨阻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有效灌溉面积占比有待提高;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部分农村地区快递配送成本高、时效慢。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不高;农村医疗机构设备简陋,诊疗能力有限,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例如,X村距离最近的乡镇卫生院有15公里,村民看病需要长途跋涉;X镇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仅有床位50张,难以满足当地20xx多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四是农村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发展活力不足。农村改革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动力,但我市农村改革仍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难度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展缓慢,202x年全市仅入市15宗,面积120亩,远低于预期目标。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虽然完成了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但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限,全市还有3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5万元。在农业经营_创新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全市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仅300户,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仅80亩,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当前,乡村振兴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202x年,财政安排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达1750亿元,同比增长8%;省级财政也加大了对乡村振兴的投入,我市获得省级乡村振兴转移支付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国家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税收减免、提供低息贷款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也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出台了《湖北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x-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了我省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并将相关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体系。我市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清单》等,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撑。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