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近年来工业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主要领导,各县(市、区)和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重点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以及部分重点工业企业负责人等。刚才,X县、X区、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工业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业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稳步增长。近三年来,全市累计新开工工业项目个,总投资达到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个,超10亿元的项目个。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开工工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X%。以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今年新开工的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X亿元,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为园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 ……略…… 还政策,去年共为个项目返还土地出让金X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二、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工业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短板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工业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工业项目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谋划储备不足。目前,我市工业项目库中的储备项目数量虽然不少,但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更是匮乏。一些县(市、区)在项目谋划上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没有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导致项目落地后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据统计,我市项目库中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仅个,占储备项目总数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比不足X%。县今年谋划的个工业项目中,大多是传统产业的改扩建项目,新兴产业项目仅有X个。
二是项目要素保障仍有欠缺。部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土地方面,由于耕地保护政策趋严,工业用地指标紧张,一些项目因无法及时拿到土地而迟迟不能开工。资金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工。人才方面,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新兴产业项目的发展需求。去年,我市有X个工业项目因土地问题未能按时开工,X个项目因资金问题建设进度滞后。工业园区的新材料项目,由于缺乏高端技术人才,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虽然全市工业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但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之间的建设进度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项目进展迅速,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而一些项目则进展缓慢,未能按照计划推进。据督查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有X%的工业项目未达到既定建设进度,其中个项目进度滞后超过个月。市的化工项目,因前期环评手续办理缓慢,导致项目开工时间推迟了X个月,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机遇。
(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企业的精细化程度不够。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审批、轻服务”的思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方式简单粗放,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如一些企业反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导致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镇的食品加工厂在办理排污许可证时,多个部门都要求提供相关材料,但各部门的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来回奔波多次才办理完成。
二是政策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梗阻现象,部分政策未能真正惠及企业。一些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申请;一些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影响了政策的效果。据调查,有X%的企业表示对我市的部分惠企政策不了解,有X%的企业反映政策申请流程繁琐,难以享受。区的机械制造企业符合某项税收减免政策,但由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企业未能及时申请,错过了享受政策的机会。
三是市场监管还存在不规范现象。在市场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如选择性、随意等,影响了市场秩序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一些企业反映,个别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过度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街道的家小微企业因部门的不合理检查,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明确任务,全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再上新台阶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各项工作,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狠抓工业项目建设,筑牢工业经济发展根基
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对接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我市。各县(市、区)每年至少要谋划储备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个以上,全市每年新增储备项目不少于个。X开发区要重点谋划储备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要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健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急需的技能人才。今年,全市要确保新增工业用地亩以上,为个以上工业项目解决用地问题;协调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贷款亿元以上;培养输送各类技能人才人以上。县要盘活亩闲置工业用地,用于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市要与所职业院校合作,为当地企业培养X名技能人才。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责任制,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全市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工作会议讲话
- 下一篇: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