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全市水资源管理暨防汛工作会议讲话

2025-07-28 10:42:40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水资源管理暨防汛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市水资源管理和防汛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和防汛减灾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刚才,市水务局、X、X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分析了存在问题,还提出了下一步打算,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做好水资源管理和防汛工作的重大意义与严峻形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水资源管理和防汛工作,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民生福祉、维护_的重大责任。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

  (一)深刻认识做好水资源管理和防汛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水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从饮用水供应到农业灌溉,从工业生产到生态维护,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保障。而防汛工作更是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每年汛期,强降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城乡居民住房、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市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达亿元,累计转移安置群众万人次。做好水资源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稳定,能够减少因缺水导致的生活不便和经济损失;做好防汛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这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直接体现。

  二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我市作为工业大市和农业大市,工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X%,农业用水占比更是达到X%,水资源的保障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例如,我市工业园区内聚集了家重点工业企业,年用水量达万吨,一旦水资源供应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预计每年将造成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安全的防汛环境, ……略…… 通出行和群众生活。

  三是防汛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是应对突发汛情的关键,但目前我市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基层防汛指挥体系不够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防汛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种类不全,分布不合理,在灾害发生时不能及时调运到位。例如,去年县发生山洪灾害时,当地防汛物资储备点的编织袋、救生衣等物资仅能满足%的需求,不得不从其他地区紧急调拨。同时,防汛应急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救援人员数量不足,应急演练不够深入,队伍的实战能力有待提高。

  二、全力以赴抓好水资源管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一)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农业是用水大户,做好农业节水工作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替代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在县镇的万亩农田示范区,已成功推广滴灌技术,通过铺设滴灌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以上,每亩农田用水量从原来的立方米减少到立方米,年节约水资源万立方米,同时还实现了每亩增产公斤。下一步,要在全市范围内扩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面积,计划到年底,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X%以上。要加大对农业节水项目的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X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节水项目建设。

  二是强化工业节水减排。工业企业要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企业开展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市化工企业通过实施水循环利用改造项目,投资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用于生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原来的%提高到X%以上,年节约用水万吨,减少废水排放万吨,每年还可节约水费支出X万元。要严格执行用水定额管理,对高耗水行业实行用水限额制度,超过限额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上减少工业用水量。

  三是加强城镇生活节水。要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计划用年时间,对全市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将管网漏损率从目前的X%降低到X%以下,年节约生活用水万吨。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在新建住宅和公共场所强制安装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器具,对现有建筑中的非节水型器具逐步进行更换。例如,区在个居民小区开展了节水型器具更换试点工作,共更换节水型水龙头个、节水型马桶个,据统计,试点小区每户每月平均节约用水立方米,年节约水资源万立方米。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工业冷却等,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到年底,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X%以上。

  (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将水资源管理指标分解到各县(区)、各部门,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未通过论证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取水许可。例如,年我市对个建设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审查,其中X个项目因水资源论证不通过被否决,有效控制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要加强水资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超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维护水资源管理秩序。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要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科学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推进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东洋河引水建设项目是我市重要的调水工程,项目总投资亿元,建成后每年可从东洋河引水亿立方米,能够有效缓解区、县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预计年底可建成通水。要加强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蓄水、调水功能,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在枯水期,要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态用水,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

  三是加强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网络,完善水资源监测站网布局,实现对全市水资源量、水质、水位等指标的实时监测。目前,我市已建成水资源监测站点X个,覆盖了主要河流、水库和地下水开采区,但部分偏远地区的监测站点还不够完善。要加大监测设备投入,更新一批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建立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地区水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各地区的用水情况和水资源状况,及时调整水资源配置方案,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一是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要划定地下水开采红线,明确各地区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地下水超采区,要实行禁采和限采措施,禁止新增地下水开采井,对现有开采井要逐步削减开采量。县作为我市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之一,已划定了平方公里的禁采区和平方公里的限采区,关闭地下水开采井眼,削减地下水开采量万立方米,经过年的治理,地下水位已开始出现回升迹象,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上升了X米。要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监管,建立地下水开采台账,对地下水开采井实行实名登记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

  二是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建设。要加快推进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工程建设,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作为生活和生产用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市区通过建设引黄入工程,将黄河水引入城区作为生活用水,替代了原来的地下水水源,每天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万吨,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超采压力。要加大对水源置换工程的投入,计划在未来年内,投资亿元建设项水源置换工程,新增地表水供水量万立方米/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X万立方米/日。同时,要加强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水供应能力,确保水源置换工程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在地下水超采区,要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种植比例。县乡原来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高耗水作物,每亩用水量达立方米,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谷子、马铃薯等耐旱作物,每亩用水量减少到立方米,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万立方米。要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对改种耐旱作物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每亩补贴元,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农民减产不减收。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力争到年,地下水超采区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万亩,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X万立方米。

  (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河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

  一是强化水污染防治。要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督促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市工业园区内的家企业因废水超标排放,被责令停产整顿,并罚款万元,同时要求限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经过治理,目前这些企业的废水已全部达标排放。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市计划投资亿元,新建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座污水处理厂,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X%以上,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

  二是加强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要加大对洋河、清水河等主要河流的治理力度,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和堤防加固工程,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和防洪标准。河段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亿元,治理河道长度公里,清除河道淤泥万立方米,加固堤防公里,工程建成后,河道行洪能力从原来的立方米/秒提高到立方米/秒,防洪标准达到年一遇。同时,要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在河道沿线种植水生植物,建设人工湿地,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区在清水河段建设了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了X%和X%。要加强河道管理,严禁在河道内非法采砂、倾倒垃圾等行为,维护河道生态功能。

  三是保障河道基流。河道基流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的重要保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河道基流。合理调配水资源,在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预留一定的生态用水,确保河流基本生态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