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加力推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高校分管就业工作的校领导,各旗县分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刚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X高校、X旗县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毕业生作为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_,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万人,较202x年增长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我市202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万人,较202x年增长%。如此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_,如果能够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我市的产业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产业、产业等新兴产业,202x年这些新兴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较202x年增 ……略…… 202x年,我市各高校录取分数线较202x年平均提高X分,生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有利于高校的自身发展,也为我市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客观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准确把握现状与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年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x年,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为万人,就业率为%;202x年,毕业生人数增长至万人,就业率提高到%;202x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万人,就业率进一步提升至%,较202x年提高了X个百分点。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稳步提升,实现了就业规模的稳定增长。
二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分布来看,202x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比为X%,较202x年下降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比为%,较202x年增长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比为%,较202x年增长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现代服务业就业占比达到%,较202x年增长X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与我市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契合。
三是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市建立了市、区(县)、高校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202x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场,其中线上招聘会场,线下招聘会场,提供就业岗位万个,达成就业意向X万人。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全年访问量达到万人次,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了便捷的沟通桥梁。
四是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针对家庭困难、残疾等特殊_高校毕业生,我市实施了“一对一”就业帮扶措施。202x年,全市共帮扶特殊_高校毕业生人,其中人实现就业,帮扶就业率达到X%。同时,我市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补贴、就业见补贴等各类补贴万元,惠及毕业生人次,有效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负担。
(二)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是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从供给端来看,2025年我市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万人,较202x年增长%,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需求端来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和部分行业调整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放缓。202x年,我市企业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数为万个,较202x年下降%,供需缺口达到X万个,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二是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过于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薪资的工作岗位,对基层岗位、中小企业岗位兴趣不高。202x年,我市面向基层的岗位、岗位等共招聘人,但报名人数仅为人,录取率仅为X%。同时,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在就业过程中盲目跟风,影响了就业成功率。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够紧密。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一些传统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而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短缺。例如,202x年我市产业急需专业人才人,但相关高校该专业毕业生仅为人,缺口达到X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部分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四是就业服务精细化程度不够。虽然我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在岗位推荐方面,大多是简单地将岗位信息推送给毕业生,缺乏对毕业生专业、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精准匹配,导致岗位匹配度不高。在职业指导方面,部分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指导师专业水平不高,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有效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针对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2025届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加力拓展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供给规模
一是积极拓展系统内部岗位。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要求,按照一定比例核定岗位招聘计划,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2025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人,较202x年增长%;国有企业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人,较202x年增长%。各单位要及时报送岗位开发和落实情况,确保招聘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持续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面对毕业生已经离校的现实情况,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优势,加力组织区域性线下招聘活动,高频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随时随地随需求享有就业信息。2025年,全市计划举办线下招聘会场,较202x年增加场;举办线上招聘会场,较202x年增加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2025年力争实现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较202x年增长%。
三是大力推进访企拓岗行动。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工作要求,继续推进访企拓岗行动,加快完善访企拓岗台账,进一步搭建校企沟通协作平台。2025年,各高校计划走访企业家,较202x年增长%;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个,较202x年增长%。通过访企拓岗,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例如,高校通过访企拓岗,与家企业达成了就业合作意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X个,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是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基层是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2025年,我市计划面向基层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人,包括镇、X街道的基层服务岗位,以及农村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岗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