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乡镇代表等。刚才,X县、X区、X镇、X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更是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不少,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农村居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包括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优美。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在去年开展的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中,有87%的农村居民将“居住环境整洁”列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这充分反映了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强烈愿望。我们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要顺应群众的期盼,解决农村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让农村居民过上 ……略…… 000余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建设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100余个,配备垃圾桶(箱)5万余个、垃圾清运车300余辆,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0余处,覆盖行政村500余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农村文化广场200余个、农村卫生室100余个,农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是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整治成效得到巩固。我市建立了“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乡镇落实、村级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村民自治等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等进行常态化管护,确保了整治成效得到巩固。例如,X区通过引入专业的物业公司,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进行管护,不仅提高了管护效率,也降低了管护成本。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我市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我市还建立了村民议事机制,让村民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据统计,我市农村居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知晓率达到95%,参与率达到80%,群众满意度达到90%。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整治效果不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较好,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例如,县镇部分偏远村庄,由于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农村人居环境仍然较差。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处理效果不佳;一些农村地区的垃圾清运车数量不足,垃圾清运不及时;一些农村地区的厕所改造质量不高,存在厕具损坏、化粪池渗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也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三是长效管护机制仍不完善,整治成效容易反弹。虽然我市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区的长效管护资金得不到保障,导致管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地区的管护责任不明确,出现了“无人管、管不好”的现象;一些地区的村民参与度不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整治成效容易反弹。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资金缺口较大。这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管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目标是:到2026年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以上,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60%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以下各项工作。
(一)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和使用质量
农村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要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和使用质量。
一是加大卫生厕所改造力度。要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卫生厕所的改造力度。重点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对于还没有进行厕所改造的农户,要引导其进行改造;对于已经进行厕所改造但存在问题的农户,要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和改造,在农村集贸市场、文化广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和改造一批公共厕所,提高公共厕所的服务能力。到2026年底,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例如,X县计划在2025-2026年改造农村户厕10000户,建设农村公共厕所50座,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加强厕所改造质量监管。要建立健全厕所改造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厕所改造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在厕所改造前,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选择合适的厕所类型和改造方案;在厕所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厕所改造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厕所改造后,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厕所改造质量追溯制度,对厕所改造质量问题进行追溯,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例如,X区建立了厕所改造质量“终身负责制”,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厕所改造质量终身负责,确保厕所改造质量。
三是建立健全厕所长效管护机制。要按照“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建立健全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对于农村户厕,要引导农户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定期清理化粪池、维护厕具等;对于农村公共厕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村民自治等方式,明确管护责任和管护人员,确保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正常使用。同时,要加强对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将厕所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例如,X镇建立了“农户自行管护+专业队伍定期服务”的户厕管护机制,农户负责日常清理,专业队伍每季度进行一次化粪池清掏和厕具维护,确保户厕正常使用。
(二)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一是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中转站等设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收集和清运。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备的投入力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箱)、垃圾清运车等设备,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到2026年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收运覆盖率达到100%。例如,X县计划在2025-2026年新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