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关于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前期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等。刚才,X区住建局、X县人民、市排水管理处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的重大意义
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下血脉”,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水环境质量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排水管网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推进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乎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
城市是人口、产业、资源的聚集地,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而排水管网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试想,如果排水管网出现堵塞、老化等问题,在雨季就容易引发内涝,导致交通瘫痪、商铺停业、居民出行困难;在日常运行中,则可能出现污水溢流,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据统计,去年我市X区因排水管网老化堵塞,导致雨季内涝频发,共有20多条主次干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最深积水达1.2米,造成300多辆机动车受困,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其中,街道的一个大型商圈,因积水严重被迫停业3天,影响商户经营收入近800万元,周边居民的出行也受到极大阻碍,平均每天有超过20xx人次绕行。而反观县,通过实施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去年雨季内涝点较往年减少了60%,积水消退时间平均 ……略…… 泵站8座,改造提升老旧泵站12座,新增雨水抽排能力500立方米/秒。在去年的强降雨过程中,我市内涝点数量较往年减少了40%,积水消退时间平均缩短了3小时,有效保障了城市的安全运行。其中,X区通过对重点路段的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和雨水篦子的加密设置,成功解决了该区域多年来的内涝问题,在去年的最大降雨量达到150毫米的情况下,该区域未出现明显积水。
四是管理_机制不断完善。各地逐步建立健全了排水管网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了对排水管网的日常巡查、维护和管理。例如,我市推行了“河长制”与排水管网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河长在排水管网管理中的职责,加强了对河道沿线排水口的监管,有效遏制了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同时,建立了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管网的分布、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市80%以上的排水管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是规划前瞻性不足。部分区域在排水管网规划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需求,存在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在一些新建城区,由于规划时对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预测不足,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偏低,导致在短短几年内就出现了排水能力不足的情况。X镇的一个新建小区,建成仅5年,就因周边人口快速增加,排水管网不堪重负,每到雨季就出现严重积水,不得不进行二次改造,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次改造投入资金超过500万元。
二是管网老化破损问题依然突出。虽然我市对部分老旧管网进行了改造,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仍有大量的排水管网存在老化、破损、渗漏等情况。据排查统计,全市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排水管网占比达到了30%,其中严重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管网占比达到了10%。这些老化破损的管网不仅影响了排水效率,还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据环境监测部门检测,部分管网破损区域的地下水水质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较其他区域高出15%-20%。
三是雨污混流现象尚未完全消除。在一些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雨污混流问题较为严重,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同时,污水也会进入雨水管网,导致雨水排放口出现污水溢流现象。据调查,全市仍有20%的老城区存在雨污混流问题,影响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X街道的一条老商业街,由于雨污混流,每到雨季,雨水携带大量污水从雨水口溢出,不仅污染了街道环境,还对周边的河道水质造成了影响,该河道的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
四是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部分项目存在施工不规范、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例如,在X县的一个排水管网改造项目中,由于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导致管道接口出现渗漏,后期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不仅延误了工期2个月,还增加了工程成本100万元。同时,在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中,也存在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管网堵塞、破损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且渠道单一。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资金压力较大。据统计,过去三年,全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总投入为2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占比达到了90%,社会资本投入仅占10%。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部分急需改造的管网项目不能及时实施,影响了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的整体进度。
三、明确下一阶段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的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我市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编制排水管网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一是加强规划的_。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编制全市排水管网专项规划,明确排水管网的发展目标、布局原则、建设标准等。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发展、气候变化等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合理确定排水管网的规模和布局,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规划新建城区的排水管网时,要按照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设计,提高排水系统的应对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排水管网规划与城市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
二是完善雨污分流规划体系。要以实现“雨水入河、污水入厂”为目标,加快推进雨污分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老城区,要制定详细的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明确改造的范围、时序和措施,逐步消除雨污混流现象;对新建城区,要严格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确保新建管网全部实现雨污分流。X区在这方面要率先行动,在年底前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启动首批10个片区的改造工程,预计改造管网长度20公里,投资1.5亿元。
三是加强规划的动态调整和管理。排水管网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同时,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规划要求得到严格执行,严禁随意变更规划、降低建设标准等行为。建立规划实施问责制度,对因规划不合理或执行不到位导致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管网建设改造力度,提升排水系统整体效能
一是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步伐。要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市范围内的老旧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制定改造计划。重点改造使用年限超过20年、严重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管网,以及位于城市主干道、商业区、人口密集区的管网。过去三年,全市改造老旧管网280公里,接下来的三年,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计划改造老旧管网400公里,投资30亿元。其中,X县要继续推进排水管网提质增效项目,在已完成部分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剩余50公里管网的改造进度,确保明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二是推进新建管网建设。要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建等项目,同步推进排水管网建设。新建管网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要优先采用大管径、高强度的管道材料,提高管网的使用寿命和排水能力。未来三年,全市计划新建排水管网500公里,其中雨水管网250公里、污水管网250公里,投资45亿元。X开发区要抓住当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机遇,同步规划建设好园区内的排水管网,确保园区内的排水畅通,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计划新建管网30公里,投资3亿元。
三是加强管网修复技术应用。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管网修复技术,如原位固化法、碎管法、喷涂法等,对破损、渗漏的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对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修复效果和质量。接下来,全市计划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修复破损管网100公里,投资8亿元。X街道要在辖区内选择2条破损严重的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全市推广,试点项目预计修复管网5公里,投资4000万元。
四是完善排水附属设施建设。要加强对检查井、雨水篦、泵站等排水附属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其与排水管网相匹配,提高排水系统的整体效能。对老化、损坏的检查井和雨水篦要及时更换,对雨水篦要进行加密设置,提高雨水收集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泵站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雨水抽排能力。未来三年,全市计划新建和改造检查井5000座、雨水篦20xx个,改造提升泵站15座,投资5亿元。
(三)强化内涝防治工作,保障城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