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区城市有机更新攻坚行动推进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对未来三年的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正式吹响“三年攻坚,老城焕新”的冲锋号。刚才,会议发布了攻坚行动指挥部和行动方案,相关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态度坚决、思路清晰,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城市有机更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一场涉及发展方式、治理模式、生活品质的深刻变革。全区上下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任务。的以来,对城市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历 ……略…… 区268个,建设“口袋公园”60个,更新改造各类管网超过700公里。作为中心城区,我们必须勇挑重担、多作贡献。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202x年改造了23个老旧小区,202x年又实施了20个,202x到2025年计划再改造16个、惠及居民上万户。基于此,我们提出,到2027年,全区要力争完成65个以上老旧小区的改造,惠及居民超过3万户;推动片区更新形成有效投资突破50亿元;新增“口袋公园”20个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显著提升,以我们区的“大变化”支撑全市的“大目标”。
,要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城市更新千头万绪,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也要懂得牵住“牛鼻子”。今年,我们要集中力量,率先在四个重点片区实现突破。这四个片区分别是:中心梯道—X片区、X电厂—X片区、城市原点片区、X山—X巷片区。这四个片区是我们老城区的核心,地理位置重要,群众关注度高,更新的示范效应强。我们要将中心梯道—X片区打造成为高品质宜居宜养的更新示范点。这个片区涉及面积约230亩,覆盖居民20xx余户,我们计划投入约X亿元资金,实施老旧小区及配套设施改造,增设口袋公园,优化道路交通,全面实现管线入地,大力推进电梯加装,并对建筑立面进行系统性美化。在“硬件”提升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升级,积极引入生活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对于X电厂—X片区,更新的重点不仅在于老旧小区改造,更要系统研究滨江空间的高效利用。要统筹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规划布局休闲、商业、娱乐等多元业态,充分彰显滨水特色,打造城市“会客厅”,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层次需求。对于城市原点片区和X山—X巷片区,要深入挖掘其承载的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通过“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精提升,保留城市肌理,传承文化根脉,让市民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要以科学的方法保障品质。城市有机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验的是我们的治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坚持精明增长、精心规划、精美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规划是龙头,必须坚持全区“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杜绝“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建设是关键,要建立项目统筹机制,将水、电、气、路、网等各类改造项目统一规划、协同施工,坚决杜绝“马路拉链”式的重复开挖、反复扰民现象。管理是保障,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把精细化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高效。
三、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全面激活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
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平衡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我们绝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磅礴力量。
第一,要创新“钱从哪儿来”的投融资机制。光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好用足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更要主动向外开拓,打开门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大力推广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完善社会资本的准入标准和收益分配机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可以借鉴外地经验,部分城市的更新项目中,专项借款和社会融资占比高达70%至80%。我们要建立完善的PPP项目储备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贷款贴息,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的强大合力。同时,要鼓励区属国有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要完善“群众怎么办”的共建共享机制。城市更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我们要扎实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要求我们的规划师、设计师、项目负责人、街道社区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院落、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听取意见,心贴心解决诉求。要善于运用“城市啄木鸟”这一创新监督机制,鼓励市民通过热线、网络平台“随手拍”等方式,成为城市管理的监督员。要建立问题发现、分派、处置、反馈、督办的闭环管理流程,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项目优化的“金钥匙”,让群众的监督成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助推器”,真正营造“城市是我家,更新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第三,要探索“存量怎么盘”的资源激活机制。在城市更新中,要树立“亩产论英雄”的意识,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过去我们在棚户区改造中,腾退出了一些宝贵的土地和房屋资源,这些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