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县司法局关于_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25-08-21 17:36:12 妙笔智库

  根据政法委关于加强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年度重点任务安排,我局自2025年2月至7月,利用半年时间在全系统集中开展了_精神学教育。此次学教育紧扣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主线,聚焦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建设中的短板弱项,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覆盖县司法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12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全体在编在职干部、员及重要岗位非在编人员,共计826人,实现了关键岗位、基层一线、重点人群的全覆盖。学教育期间,全系统累计组织专题集中学28场次,开展高质量专题研讨3场,剖析典型案例52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47场次,覆盖600余人次。通过系统谋划、分层推进、精准落实,全系统干部队伍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工作持续向好,为新时代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县司法局关于_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高位统筹强责任,构建学教育“责任链”

  坚持把学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抓紧抓实,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层级责任、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学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局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局长张XX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处,明确“综合协调、材料组稿、督导检查”3项职责,制定《XX县司法局_精神学教育实施方案》,细化动员部署、学研讨、查摆问题、整改 ……略…… ·行贿者说》《之变十年记》等警示教育片4场,撰写观后感;选取本系统近5年查处的8起违反_精神典型案例(如某司法所违规发放津补贴、某干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编印《基层司法行政系统问题警示录》,召开全县司法行政系统警示教育大会,由违纪人员所在司法所所长作深刻检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一名基层司法所干部在心得体会中写道:“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时刻警醒,纪律红线半步也不能越。”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学”,营造浓厚氛围。利用“XX司法”微信公众号开设“学纪铸魂”专栏,发布政策解读、学动态、先进典型等内容52条;在县司法局机关、各司法所办公区设置宣传展板36块,张贴标语80条;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基层司法行政人的故事》专题片2期,报道XX司法所“老调解员”扎根一线20年严守纪律的先进事迹,在全县范围内引发良好反响。

  (三)深挖细查找问题,画准问题“自画像”

  坚持“开门纳谏、刀刃向内”,通过多渠道征求意见、全方位对标检视、清单化管理问题,确保问题查摆见人见事。

  一是广开言路听真话。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征求意见:线上发放电子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线下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12场(涵盖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走访重点企业23家、村(社区)35个,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37条。经梳理归纳,形成4大类62个具体问题,其中形式主义问题28个(如文件照搬照抄、报表重复报送等)、官僚主义问题15个(如对基层指导不力、回应群众诉求不及时等)、工作效能问题12个(如法律援助审批周期较长等)、服务态度问题7个(如公证处排队时间过长等)。

  二是对标对表找差距。组织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开展“五对照五查摆”:对照规查忠诚、对照_查纪律规矩、对照岗位职责查担当作为、对照群众期盼查服务质效、对照先进典型查差距。各司法所、股室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8场,班子成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共提出批评意见96条,其中对“重留痕轻实效”“下基层走形式”等问题点名道姓指出,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三是清单管理促整改。建立《全县司法行政系统问题整改台账》,对查摆出的62个问题逐一登记,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例如,针对“文件照搬照抄”问题,明确由办公室牵头,严格审核发文内容,要求结合基层实际制定具体措施;针对“公证处排队时间长”问题,由公证处制定“错时服务”“网上预约”方案,明确9月底前完成系统升级。整改台账实行动态更新,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确保问题不遗漏、整改无死角。

  (四)动真碰硬抓整改,打好提升“组合拳”

  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一是建立闭环整改机制。对62个问题实行“清单-交办-督查-销号-回头看”全流程管理,局学教育领导小组每周调度整改进展,每月开展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的3个司法所下发《督办函》,约谈负责人2人次。截至7月底,6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9个,完成率95.2%,剩余3个长期整改问题(如基层司法所办公条件改善)已制定阶段性目标,纳入2026年重点工作计划。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3项专项整治:

  基层减负专项整治:全面清理重复报送的报表、台账,将原有的17类月报表精简为8类,取消“每日工作日志”等形式化记录,基层干部每月报表填报时间减少40%以上;

  窗口服务提质行动:在县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平均办事时间缩短35%;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清理整合工作群12个,解散“僵尸群”5个,严禁强制要求“打卡晒照”“转发点赞”,基层干部手机端工作负担明显减轻。

  三是健全长效制度机制。坚持“改当前”与“管长远”结合,将整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学教育期间,修订完善《XX县司法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基层司法所经费使用监管细则》《干部考勤及请销假制度》等8项制度,其中《基层司法所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明确“5类23项必须报告事项”,有效杜绝“先斩后奏”“瞒报漏报”问题;《法律服务窗口服务质量考评办法》将群众满意度与干部评优挂钩,推动窗口服务从“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

  (五)开门教育聚合力,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坚持“学教育让群众参与、成效由群众评判”,通过畅通监督渠道、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是拓宽监督渠道。在县司法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公布监督举报电话(XXX)、邮箱(XXX),在机关和各司法所设置意见箱15个,安排专人每周查看。开展“局长接待日”活动6次,接待群众来访32人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1件;举办“司法行政开放日”2场,邀请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35人参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实地了解司法行政工作,收集意见建议18条。

  二是办好民生实事。将学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办理公证不便问题,组建“公证下乡服务队”,利用集市日、农闲时节到12个乡镇开展上门服务,累计办理遗嘱公证、遗产继承公证等业务120件,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提供“零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