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团干部培训班上的学习研讨发言

2025-08-28 15:03:16 妙笔智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团干部培训班上的学习研讨发言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站在这里与各位一同交流学心得。首先,我要由衷地感谢省团委和省团校的精心组织,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学平台。这几天的培训,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及时的“思想充电”和“精神补钙”,更是一场深刻的“能力导航”和“路径点拨”。面对新时代、新青年、新挑战,我常常感到知识的匮乏和本领的恐慌。而这次培训,恰如一场思想上的“及时雨”,让我对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内涵与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和更冷静的思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个人角度,浅谈三点粗浅的体会和反思,希望能与各位共勉,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再洗礼:从“知道”到“深信”,校准工作的“定盘星”

  作为一名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团工作的干部,我们常常会把“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挂在嘴边,自认为对 ……略…… 沟通的“新频道”

  培训期间,一位来自X市检察院的同仁分享说,新时代的共青团工作不能“自弹自唱”,必须紧密结合单位中心任务和青年成长需求。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对工作方法的深刻反思。过去,我们组织活动,常常满足于“我组织了、你参加了”,至于效果如何、青年喜不喜欢、有没有收获,却缺少深入的思考和评估。我们惯于用“做了多少”来衡量工作,而非“做好了多少”、“做实了多少”。这次培训,特别是关于Z世代青年特点分析以及新媒体时代思想引导的课程,让我看到了自身在工作方法上的诸多不足。我们面对的“95后”、“00后”青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语言体系、交往方式、价值偏好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开大会、读文件、拉横幅的“老三样”,就无异于用“BP机”的思维去呼叫用“5G手机”的青年,结果必然是“信号无法接通”。培训中介绍的许多创新实践,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比如,利用“青年夜校”这种形式,将理论“微课堂”与技能提升、兴趣培养、公益服务相结合,让思想引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又比如,大力推动“朋辈教育”,组织“青年讲师团”,让青年人走上讲台,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这种同龄人之间的对话,远比我们这些“过来人”的说教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再比如,我们如何真正用好新媒体阵地,不是简单地把线下内容搬到线上,而是要研究网络传播规律,学会用“青言青语”去互动,用短视频、直播、互动游戏等形式去表达,甚至探索AI等新技术与共青团工作的融合,真正实现从“我说你听”到“我们一起玩”的转变。这些都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做好新时代机关青年工作,光有热情和干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专业化的能力和科学化的方法。我们必须俯下身子,真正走进青年,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去设计工作、开展活动。我们必须持续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探索新路径,不断提升自己整合资源、项目化运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懂青年、善沟通、能办事的“行家里手”。

  三、责任的再压实: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筑牢组织的“主心骨”

  培训中,一位来自X市的同志提到,要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这让我对团干部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联系青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勤务员”,是团组织这个青年之家的“主心骨”。这种角色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状态不能是“等、靠、要”,而必须是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我要做”。一方面,这种担当体现在要积极争取政支持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来谋划和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用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来证明自身价值,从而为青年工作赢得更多的资源和舞台。我们要敢于发声、善于策划,让政领导看到共青团的力量,感受到青年的活力。另一方面,这种担当更体现在要全心全意服务青年上。培训中反复强调的“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其核心要义就在于“深入”。我们不能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打电话,必须走出机关,走进青年,与他们交朋友、心连心。只有精准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