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始终深刻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关乎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_“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和、的决策部署,坚持高位推动、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将强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健全体系、提升能力、创新机制,努力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有效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近三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持续稳定在X%以上,为保障区域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非常荣幸代表X县委、参加本次全省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相关工作推进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健全监管体系,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_强调,“要夯实基层基础,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一论述为我们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地见效的根本前提。为此,我们着力在织密网络、配 ……略…… 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将日常工作成效、发现问题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基层监管人员和协管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调整,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
(三)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权重占比达X%。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县委、督查室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二是推行承诺制与告知制。与各乡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辖区内主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同时,向所有登记在册的生产经营主体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明确法律法规要求和违规后果,累计签订承诺书X份,发放告知书X份。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地方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对履职不到位、监管不得力、导致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近年来,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约谈乡镇负责人X人次,通报批评相关单位X个,形成了有效的责任倒逼机制。
二、提升监管能力,强化全程风险_
“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_的重要要求是我们提升监管效能、防范安全风险的根本遵循。在体系建设初步完备的基础上,我们将工作重点转向提升监管工作的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聚焦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手段,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全面提升风险发现、研判、预警、处置的综合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
(一)提升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一是加快标准制修订与宣贯。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积极参与、转化和制定地方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累计集成推广X种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明白纸)。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班、现场会、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对标准进行宣贯解读,年均开展标准宣贯活动X场次,培训农户X人次,努力让标准变得易懂、易学、易操作。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采取“引导、主体实施、项目带动”的方式,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可看、可学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基地)、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目前,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示范基地X个,总面积达X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X户。示范基地统一实施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_、生产技术规程、质量追溯、品牌营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将标准化生产与绿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产技术。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升至X%,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X%和X%,从生产源头减少了投入品滥用带来的风险。
(二)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一是完善检测网络体系。建成了以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为核心、乡镇快检室为支点、生产基地自检为补充的检测网络。县级质检站通过了资质认定和考核认可,具备X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年定量检测样品X批次以上。为X个乡镇监管站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年快速筛查样品X批次以上。鼓励引导X家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建立自检室,对其产品开展上市前自检。二是规范检测运行管理。制定了《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对采样、制样、检测、记录、报告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严格执行抽检分离制度,县级定量检测任务主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建立检测数据月度分析、季度通报制度,及时研判风险趋势,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检测能力比对与提升。定期组织县级质检站和乡镇快检室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和比对考核,合格率达X%。每年投入经费X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换代和试剂采购,确保检测能力的持续性和准确性。检测数据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显著提升,为风险预警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三)深化智慧监管应用。一是建设县级监管信息平台。整合投入品监管、生产主体管理、检验检测、巡查、溯源管理等数据资源,初步建成了“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平台已录入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信息X家,实现了部分监管业务的在线办理、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二是推广应用追溯管理模式。大力推动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鼓励生产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或纸质合格证。目前,全县X家规模主体纳入省级追溯平台管理,实现产品带证上市,累计开具合格证X万张。探索“合格证+追溯码”模式,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产品产地、生产者、检测结果等信息。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开始尝试对平台汇聚的投入品购买使用、检测结果、巡查记录等数据进行关联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