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企业守信激励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建设促进经营主体活力提升的若干意见》要求,系统解读《全市企业守信激励优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试行)》(以下简称《九项措施》),总结前期全市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切实以信用激励为重要抓手,破解经营主体发展痛点堵点,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同志,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信用建设、营商环境工作的负责同志,市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以及全市X家重点守信企业(含生态环境A类企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公共信用优级企业)的代表。刚才,市行政审批局汇报了《九项措施》的起草背景、主要内容和推进计划,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生态环境A类企业评定与动态管理情况,X县(市、区)分享了当地以信用激励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做法,X集团(纳税信用A级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享受“绿色通道”审批的实际谈了体会,几位同志的发言既有政策解读的深度,又有实践探索的温度,总结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认真学借鉴,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以守信激励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社会信用体系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其健全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主体信心。、高度重视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_多次强调“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 ……略…… 升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预计政策实施后,全市守信企业平均办事时间可缩短%,融资成本可降低个百分点,监管检查次数可减少%,企业满意度有望提升至X%以上,真正让“守信”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和“护身符”。
二、聚焦核心任务,准确把握《九项措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要求
《九项措施》是我市首个以“守信激励”为主题的系统性营商环境政策,涵盖“激励对象、监管模式、服务、金融支持、失信惩戒”等五大领域,共X条具体措施,既有对国家、省政策的细化落实,也有结合我市实际的创新探索。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要准确把握政策核心要义,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地见效、惠及企业。
(一)明确守信激励对象范围,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
守信激励的前提是“精准识别”,《九项措施》明确将三类企业列为核心激励对象,这是经过充分调研、结合我市产业实际确定的,必须严格执行、动态管理。
一是生态环境信用级别为A类的企业。这类企业是我市绿色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全市共有家,主要分布在行业、行业和行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X%。202x年,这些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比全市平均水平低X%,污染物排放量比行业平均水平少X%,为我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市生态环境局要建立A类企业“动态管理台账”,每季度开展一次复核,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坚决调出——202x年已有家企业因环保设施运行不规范被调出,家企业因持续优化环保措施新纳入,确保了A类企业的“含金量”。
二是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的企业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级的企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是依法纳税的“模范代表”,202x年全市共有家,贡献税收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X%,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X%,充分体现了民营经济的纳税主力作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优级企业是综合信用状况的“佼佼者”,全市共家,202x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于全市企业平均增速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是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市税务局、市行政审批局要建立“两库对接”机制,每月共享纳税信用A级企业和公共信用优级企业名单,确保数据实时更新、无缝衔接,避免出现“企业已达标但未享受政策”的情况。比如,区202x年有家企业同时达到“纳税A级”和“公共优级”标准,通过数据共享,这些企业全部及时享受到了“容缺受理”服务,平均办事效率提升X%。
,《九项措施》还明确“其他行业信用评价等级最高的守信企业”也可纳入激励范围,比如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全市家)、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市家)等。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照国家、省行业信用评价标准,梳理本领域最高等级企业名单,于2025年X月底前报市行政审批局汇总,形成全市统一的“守信企业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示,确保激励对象“精准、透明、可追溯”。
(二)落实“首违不罚”容错机制,给予企业“改正机会、发展空间”
“首违不罚”是优化监管方式、体现温度的重要举措,《九项措施》明确,守信激励对象首次出现“非主观故意、未造成严重影响”的轻微违法行为,可免于行政处罚,这既符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容错空间”。
一是明确“首违不罚”适用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首次违法”,即企业在一定周期内(一般为12个月)首次发生该类违法行为;二是“非主观故意”,比如因政策理解偏差、工作人员疏忽等导致,而非故意违反法律法规;三是“未造成严重影响”,即未对公共利益、群众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且能及时改正。市司法局要牵头制定《全市守信企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目前已梳理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住建、市场监管等个领域的项事项,比如“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但未超过30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申请材料轻微缺失但可补正”“安全生产培训记录不完善但已开展培训”等,清单将向社会公示,让企业清晰知晓“哪些情况不处罚、如何改正”。
二是规范“首违不罚”实施流程。企业发生轻微违法行为后,部门要先核查企业信用状况——属于守信激励对象的,再判断是否符合“首违不罚”条件;符合条件的,要当场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明确改正期限和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拒不改正或逾期未改正的,再依法依规处罚。202x年,我市在区开展“首违不罚”试点,共对家守信企业适用该政策,其中X家食品企业因许可证延续问题免于处罚后,X天内完成补正,避免了经营中断,这些企业后续均未再发生同类违法行为,说明“首违不罚”不仅没有降低力度,反而提升了企业的守法意识。
三是强化“首违不罚”后续监管。“不处罚”不等于“不监管”,部门要建立“首违不罚”企业跟踪台账,对改正情况进行复核,确保企业真改实改。同时,要将“首违不罚”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但不记为失信信息,不影响企业享受其他守信激励政策。比如,化工企业(生态环境A类企业)202x年因“危险废物暂存台账不完善”适用“首违不罚”,市生态环境局后续跟踪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不仅完善了台账,还投入万元升级了危险废物存储设施,信用状况进一步提升,2025年仍继续保留A类企业资格。
(三)推行“守信不扰”监管模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创新研发”的干扰
“检查过多、干扰经营”是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之一,《九项措施》提出将守信激励对象列入“监督和监管正面清单”,优先采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切实为守信企业“减负松绑”。
一是科学划定“正面清单”范围。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要牵头制定《全市守信企业监管正面清单管理办法》,明确列入条件、退出机制和监管措施——列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除涉及重大突发事件、上级部署的专项检查、群众举报投诉核查等确需现场检查的情况外,各部门日常检查不得主动实施现场检查。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要将X%以上的守信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其中纳税信用A级企业、公共信用优级企业要实现“应入尽入”。目前,市已先行试点,将家守信企业列入正面清单,202x年现场检查次数同比减少次,企业平均节省应对检查时间小时/月,有X%的企业表示“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研发”。
二是大力推广非现场检查手段。各部门要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建设,充分运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方式开展检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比如,市生态环境局对家A类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废气、废水排放情况,202x年通过系统发现并督促整改轻微问题起,均未进行现场检查;市应急管理局对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运用“物联网+监管”模式,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全年仅开展次现场检查,同比减少X%。各部门要在2025年月底前,完成对正面清单内企业的非现场监管手段覆盖,其中重点行业(如化工、建筑、食品)覆盖率要达到%以上。
三是严格控制现场检查频次。确需对正面清单内企业开展现场检查的,必须履行“审批程序”——县级部门检查需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市级部门检查需经分管副市长审批;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的现场检查,每年不得超过次;多个部门需对同一企业检查的,要实行“联合检查、一次完成”,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202x年,县对家正面清单企业开展联合检查次,代替了原本个部门的次单独检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企业满意度达X%。
(四)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县残疾人保障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